Share |

吃飽喝足後就是結帳走人!Adidas完美的用完即丟投資哲學

吃飽喝足後就是結帳走人!Adidas完美的用完即丟投資哲學

2016年對高爾夫業界最火的消息就是Adidas要出售旗下的Taylormade公司.Taylormade目前是高爾夫球具的一哥地位.每年可以貢獻給Adidas超過10億歐元的營收.利潤至少在3成以上.但這都是它目前的地位.如果你看過去的18年時間Taylormade加入到Adidas這個大家庭貢獻給Adidas多少你就會知道,如果你是一位遵守商業/投資邏輯的人,現在確實是賣掉Taylormade的時間了.

1998年Adidas從法商Salomon收購Taylormade後,這其實是Taylormade最精華的時期.因為那時的Taylormade在市場的地位還在5名以外.後來Burner Bubble推出立馬讓TM轉黑為紅.在Adidas入主後TM真的啟動成長動力是從R300系列木桿開始,接著R500系列.我記得當時我開始打球就是從R500木桿開始買起.那時TM的年營收就8億美元.到了R7木桿時代就是奠定TM在球具界重大的戰役.R7木桿號稱全球賣掉了6百萬隻.至少一年1百萬隻水平.這是多可怕的數字.當初Burner Bubble木桿出來的前8個月銷售也不過才50萬支就已經是超高水平表現.我舉Burner Bubble這例子就是它在1993~94年時間,而R7木桿是在2004年推出.這10年中,球具市場的成長是如此巨大.當然從2000年開始的老虎風潮確實帶動打球人口的成長.但實際去看當中的巨大球具銷售與利潤,你就可以知道TM當時是一個金雞母角色.

時間到了2013年,美國球具市場佔全球超過6成比例.TM的木桿基本佔美國市場的4成左右,鐵桿佔3成.而這實力都比市場中的第二與第三成績加總起來還要多.所以這說明了它已經沒對手了.同時Adidas口袋也是賺飽飽了!從兩年前TM的市佔率就不斷下滑.加上整體市場的成長已經到底,打球人口也不斷下滑.中國市場這幾年的政策不支持下也讓亞洲市場的成長動力都消失殆盡.這些種種訊息都告訴Adidas一個結論就是要獲利了結.一個公司你切入時剛好就是它開始起飛衝刺.而你享受到它整個成長過程與不斷獲利的好處.以投資與商業經營的角度,這樣的物件你已經把它最精華與最有價值的部分給吃掉了還有啥好留戀?

很多人都認為TM的球桿推陳出新速度太快產品太多導致產品價格維持不易,市場衰退容易產生庫存與滯銷.這些都沒錯但也因為TM這樣的策略把市場容量給擴充數倍起來.以前打球的人很少換桿子.但因為TM多產品策略下市場產品變多,價格也友善所以不換白不換.這樣把整個球具市場的容納量給擴充更大.這就是TM球具策略對整體球具市場的貢獻沒啥不好.只是在市場不好時很多平時不是問題的都會被放大出來.

TM現在的問題也是Adidas要脫手的主要原因在於成長到一個瓶頸了.2012年收購Adams但對於整體球具市佔提升僅個位數字.它現在找不到下一個成長核心,也沒有一個有創新的人主導整個球具開發像以前從Burner Bubble, R500, R7, R9….也就是這樣Adidas可以獲利了結的跟TM說掰掰.可以預期的是,TM接下來的銷售一定會持續低迷,賠錢這事也會持續.這時收購它只是去燒錢.因為現在TM做的事跟以前光輝10年一樣.規模也是一樣.當市場不好就需要調整,沒有找到下一個創新技術或主題時,就不會有成長動力.

至少Adidas沒有時間陪TM找出下一個球具創新的技術.以商業角度來說,這樣一個投資案幾乎完美.如果要挑問題就是應該在2013年把公司出售,在TM市佔的最高點脫手才能賣到一個好價錢.這就如同投資股票一樣,買低賣高.

再說到沒有TM的Adidas會怎樣.影響有限.這群人可會算了.別忘了Adidas本身有出衣服,配件,鞋子等產品.這些產品的利潤與市場規模不比球具差.少掉TM只是Adidas高爾夫少掉4~5成的營收.它還有原本Adidas本業的產品來支撐.這點Adidas可沒說完全退出高爾夫市場.只是回到原本的主力與本業.說穿了就是退一步撐過市場黑暗期,保有現金在手,伺機找機會收購其他有潛力公司以得到像當初TM那種光輝成長.但這段Adidas-TM故事一定會成為美國各大商學院最佳的教材.

現在這些大腕都已經認清市場衰退.悲觀的態度已經是主流.球具冬眠期已經來到.不管怎樣,對一般球友來說,咱們就享受便宜的球具吧!管他TM是誰當家.

--------------------------------------------
2016年对高尔夫业界最火的消息就是Adidas要出售旗下的Taylormade公司.Taylormade目前是高尔夫球具的一哥地位.每年可以贡献给Adidas超过10亿欧元的营收.利润至少在3成以上.但这都是它目前的地位.如果你看过去的18年时间Taylormade加入到Adidas这个大家庭贡献给Adidas多少你就会知道,如果你是一位遵守商业/投资逻辑的人,现在确实是卖掉Taylormade的时间了.

1998年Adidas从法商Salomon收购Taylormade后,这其实是Taylormade最精华的时期.因为那时的Taylormade在市场的地位还在5名以外.后来Burner Bubble推出立马让TM转黑为红.在Adidas入主后TM真的启动成长动力是从R300系列木杆开始,接着R500系列.我记得当时我开始打球就是从R500木杆开始买起.那时TM的年营收就8亿美元.到了R7木杆时代就是奠定TM在球具界重大的战役.R7木杆号称全球卖掉了6百万隻.至少一年1百万隻水平.这是多可怕的数字.当初Burner Bubble木杆出来的前8个月销售也不过才50万支就已经是超高水平表现.我举Burner Bubble这例子就是它在1993~94年时间,而R7木杆是在2004年推出.这10年中,球具市场的成长是如此巨大.当然从2000年开始的老虎风潮确实带动打球人口的成长.但实际去看当中的巨大球具销售与利润,你就可以知道TM当时是一个金鸡母角色.

时间到了2013年,美国球具市场佔全球超过6成比例.TM的木杆基本佔美国市场的4成左右,铁杆佔3成.而这实力都比市场中的第二与第三成绩加总起来还要多.所以这说明了它已经没对手了.同时Adidas口袋也是赚饱饱了!从两年前TM的市佔率就不断下滑.加上整体市场的成长已经到底,打球人口也不断下滑.中国市场这几年的政策不支持下也让亚洲市场的成长动力都消失殆尽.这些种种讯息都告诉Adidas一个结论就是要获利了结.一个公司你切入时刚好就是它开始起飞冲刺.而你享受到它整个成长过程与不断获利的好处.以投资与商业经营的角度,这样的物件你已经把它最精华与最有价值的部分给吃掉了还有啥好留恋?

很多人都认为TM的球杆推陈出新速度太快产品太多导致产品价格维持不易,市场衰退容易产生库存与滞销.这些都没错但也因为TM这样的策略把市场容量给扩充数倍起来.以前打球的人很少换杆子.但因为TM多产品策略下市场产品变多,价格也友善所以不换白不换.这样把整个球具市场的容纳量给扩充更大.这就是TM球具策略对整体球具市场的贡献没啥不好.只是在市场不好时很多平时不是问题的都会被放大出来.

TM现在的问题也是Adidas要脱手的主要原因在于成长到一个瓶颈了.2012年收购Adams但对于整体球具市佔提升仅个位数字.它现在找不到下一个成长核心,也没有一个有创新的人主导整个球具开发像以前从Burner Bubble, R500, R7, R9….也就是这样Adidas可以获利了结的跟TM说掰掰.可以预期的是,TM接下来的销售一定会持续低迷,赔钱这事也会持续.这时收购它只是去烧钱.因为现在TM做的事跟以前光辉10年一样.规模也是一样.当市场不好就需要调整,没有找到下一个创新技术或主题时,就不会有成长动力.

至少Adidas没有时间陪TM找出下一个球具创新的技术.以商业角度来说,这样一个投资案几乎完美.如果要挑问题就是应该在2013年把公司出售,在TM市佔的最高点脱手才能卖到一个好价钱.这就如同投资股票一样,买低卖高.

再说到没有TM的Adidas会怎样.影响有限.这群人可会算了.别忘了Adidas本身有出衣服,配件,鞋子等产品.这些产品的利润与市场规模不比球具差.少掉TM只是Adidas高尔夫少掉4~5成的营收.它还有原本Adidas本业的产品来支撑.这点Adidas可没说完全退出高尔夫市场.只是回到原本的主力与本业.说穿了就是退一步撑过市场黑暗期,保有现金在手,伺机找机会收购其他有潜力公司以得到像当初TM那种光辉成长.但这段Adidas-TM故事一定会成为美国各大商学院最佳的教材.

现在这些大腕都已经认清市场衰退.悲观的态度已经是主流.球具冬眠期已经来到.不管怎样,对一般球友来说,咱们就享受便宜的球具吧!管他TM是谁当家.

請中國高爾夫網站,尊重本站內容智慧財產權.勿未經洋梨高爾夫與高球庫同意下進行非法轉載文章!如想進行文章轉載需求,請與下面電郵聯系!

chien, 洋梨高爾夫 & 高球庫

洋梨 App/PearGolf App在蘋果iOS可供下載

本站新設新浪微博网?版:http://weibo.com/peargolf

手机版:http://weibo.cn/peargolf

qq帳號 : 2319995799

大家可加入我的粉絲團,我會不定時將新的信息與活動發怖在微博與Google+內.

Google+ 社群可加入[email protected] (與我聯系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