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球具評估

小弟上個月有做Cleveland Tour Issue Comp 460 8.5 degree/AXIV V-7072 測 試,但在這半月中也打不少次,也再熟悉此桿的性能.在這段時間中也慢慢的摸出此桿的性能跟操控.這也是為何我會再出這篇文章的續集,跟大家分享我的心得.

此桿的外型很炫.外表一看就是屬於好推且穩的推桿類型.也就不外乎為何那麼多的PGA選手會用此桿在他們的比賽中.此桿也是小弟客製成為33吋的長度.很 好推也是合適的長度.它也算是Scotty Cameron的推桿類型中要跟Odyssey的two ball推桿對打的一款.

測試心得:

打Cleveland Tour Issue Comp的球桿覺得很棒.拿在手上覺得很沉.但揮起來不會覺得重手.總長45寸配上460cc的球頭感覺起來剛好不會太大.銀色桿身配起來真的很高極的感覺.我建議要打460cc的球頭最好要架高一點的Tee這樣比較容易打高跟好打.

因為此款是配上NS Pro 100X硬度的所以打起來沒有先前在球具店或試打會中打的舒服.可能是我還沒抓到它的感覺.因為覺得Titleist的鐵桿的setup跟 PING,TM,CG都有點不同且感覺上它的桿頭在彎曲的弧度及角度有點大.這可能是心理因素.不過打到後面就開始覺得越打越順手.黏球的打感也慢慢的出 現了.

此桿狀況如圖,因為Paul的體格很狀所以他的CBR貼了很多的鉛片以增加球頭重量讓打感加強.也因為Paul買球的時候有測量球頭的重量為198g所以 很明顯的它的重量對Paul的Swing Speed會不足.也在組裝球桿的時候加不少鉛塊跟鉛片讓重量加大.

此桿很適合慢慢的揮跟順順的揮.因為它的MOI值比其它球桿大所以很容易就把距離給打出來.且也能滾.到如果稍為摧一下就會偏了.此感想是收集我及我的朋 友Morris的心得所得.供大家參考.

實際握在手上,Studio design感覺要輕巧多,少17g感覺操控上更容易又更好.推桿上也很扎實的反應在握把上.不愧是出自名家之手Scotty Cameron. 真的很好上手.在Trihot上就比較穩定多了.

這組TM 300 Forge真是越打越好打,越打越上癮.夭壽穩跟爽的打感.桿頭重就算了,打起來跟跟奶油一樣軟.真的我的中短鐵越來越穩,也越來越準了.吃土的性能太好 了.

試揮幾下感覺不會覺得很硬尤其在前端Tip的部分.有小彎曲但很扎實跟回正快.開始實際打擊,打感抄棒的,桿頭回饋很扎實.打感有的像打到軟軟的東西但回 饋確像把球彈出去不費什麼力.

小弟昨天下午收到了Cleveland HiBore真的心情頓時情空萬里.迫不急待的把東西拆掉.首先先說明一下此桿的來源與狀況,此桿為我美國PGA Pro友人賣我的備用桿.他只在launch Montior上打過,我就把它給柪過來了

小弟今天跟朋友一起來測試TM R7 425TP,也順便比一下小弟的R7TP.看Taylormade的木桿科技在這兩年的進步. 基本上TM在木桿上的稱霸就是從R500系列->R7上奠定雄厚的基礎. 當然了性能上是沒有話說這也是我兩年前為何剛出就給它敗下.皆下來讓我來說明一下測試的心得供大家參考.

朋友的690mb就被我凹了好幾個月,就在我買了690.mb後 (690mb的改款)才將690mb還給朋友。使用690.mb約兩年後,對於690.mb較大的offset與我習慣性的球路 (我的習慣性球路會小draw)會有變本加厲的習慣性偏左 ,再加上690.mb的重心較低,球路容易打的較高也是我想換67 0主要的原因。

PRGR外觀的設計承昔日系球桿的質感與造型.桿面屬Deep face的設計可讓擊球面加大但架Tee時要用高一點的Tee會讓擊球更容易跟打高.球頭是365cc的頭以現今的大頭尺寸應屬小頭但看起來很扎實的感 覺.

另外此桿的桿身很耐操.在 慢慢把身體熱起來後用不同的力道來擊球得到的會饋也很一致跟順暢.不 愧是Diamana能在PGA Tour的比賽讓這些頂尖球員都採用它.

M系列是在S系列之後才發行的桿身,重量73克 比S系列略重一點,扭力2.9度比S系 列稍硬些,可是牠提供了更遠的飛行距離,標準中彈道的球.

首先,球桿的外型跟感覺真的很Cool,又強眼.加上又配上Diamana Ion銀色桿身讓此桿真的很有質感.接下來握一握球桿及試揮一下,感覺有點沉.球頭應是比較重.總重320克還好,但感覺有比330克重.

首先打5到10球來熱身.感覺很不錯,很像整顆球頭桿面都是甜蜜點.尤其 打到甜蜜點(中心點)感覺真的超棒的.黏球感有Cleveland傳統的好.如你手上握這球一樣強烈.更不一樣的是你擊重球會有一個很強的反作用力感覺球 的暴發力的衝刺出來.

2. 選手們的揮桿速度,都會比一般球友來了快。這是會發生在所以的桿子上的。所以一個選手打SW上果嶺時,因為他的較高速的揮桿,他的球會比大加的容易停。  越高的速度=越強的後旋!

這些流言部分是事實,但也有一部份是寫作著沒有個人經驗或這方面的知識,就相信他聽到的一切。 我們也沒有辦法確定所有的 TOUR PLAYER 都使用他們贊助商品牌的球桿。  每一位 TOURPLAYER 都有他自己特別的需要,製造商也會為每一位 TOUR PLAYER 來客制

最有名氣的DRIVER 制造商,在測試產品的耐久性。宣稱在揮桿速度100 mp的狀況下,COR 或桿面的反彈效果,有可能在6,000 到10,000 次擊球後化。

今天要向大家介紹一間特別的手工推杆小廠, 它的名氣或許沒有像S.C., Bettinardi等等的推杆廠家響亮.  不過它們的作品看起來卻是那樣的吸引人(至少個人是這麼覺得).  原廠網站:

最近看不少新的高爾夫球鞋覺得真的都很貴.現代化的高爾夫球鞋真的越做越高級,也越來越貴.以前高爾夫球鞋是設計為了讓球友能在球場的3~5個小時中能有 很舒服的球鞋來使用.不會讓打球是件很辛苦差事跟運動.不過現在的高球鞋都把這部分的功能當做是個基本的功能.現在的球鞋越做越花俏,選擇越來越多.

所有的球桿都有甜蜜點, 推桿當然也不例外! 在我現役的推桿中 Scotty Cameron Sergio Prototype 就是少數 cameron 出品的推桿中, 甜蜜點的位置跟瞄準線不同.首先來講解一下這隻推桿的歷史.  這隻推桿的前身就是 sergio garcia 曾經在 US open 用過的 newport 2 center shaft, 不過那時候他的桿身是有用焊接的方式連結到桿頭.

最近跟一些美國的朋有在線上聊天.我們都有在討論一些新機絲的設計與性能表現.因為我還沒有打過這些新武器所以只能就廠商所提供的球具資料與自己的球具知 識來看這些新武器的優缺點.不過在美國的一些朋友跟pro都已經打過了這些新武器了,他們就給我一些最直接與第一手的資料對於這些新武器的實際性能表現與 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