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看規格來選桿身?

現在桿身選擇越來越多,桿身廠也提供不少桿身硬體規格供球友們來選擇.就我的經驗,其實規格歸規格.裝上去實際打會是最後的依據.當然了球桿規格的設定也很重要也是考驗技師的能力與專業.因為桿頭與桿身的變數就成百上千種,沒用過會很難去推薦.就算是有用過裝在不同桿頭,得出來的結果也有差.但現在很多高階桿身都讓你打的很舒服且frequency卻是硬不少.如果只是單單的換桿身,就不要考慮太多,球友要自行負擔換桿身後的規格不合風險. 但如果是要客製師幫你抓規格,桿身,與性能. 這就有得討論與測試了.因為這就是技師專業的檢驗.

越是有經驗或專業的技師它們越想要了解不同桿身的實際擊球性能與回饋比便了解特色所在.且要測試過不同硬度與款式才會有辦法去分辨或評估不同桿身的特行與性能.不是只用一個款式,一個硬度與一個規格就可以下了結論.這是個浩大工程,所需費用與時間更不是兩三個月就可以完成與了解.另外除了實際測試的心得外,更要有專業的測試儀器來輔助做各桿身與球頭的記錄.這樣才會讓你日後的推薦更有效率與正確.

現今球具的製造越來越日新越異了.傳統的客製徒法練鋼方式產能不高且多集中在技師本身的腦袋無法做大量的比較與資訊化.以目前桿頭大廠們對球頭資訊的封閉讓訪間的技術無法得到最新與正確資料以便做精確的客製推薦與組裝.現在只能介由客人換桿身中去做球頭的規格測量以便了解球頭數據.但在桿身部份上,桿身廠就相對的開放許多.對於桿身結構,材質,特性,與特殊技術都有很深入的說明. 不過這些資訊都太過專業對於一般人沒有相關專業背景就很難了解當中的差異與優點.不過這對客製師來說卻也是一個好的資訊讓他們能有個基本對桿身的了解.也算是不無小補.

就我自己的經驗來說,雖然我都會有且也詳讀了桿身規格與特性,然後再去選擇相配的桿頭來裝, 但還是有風險在.因為桿身的變數很多,且要用何種硬度也會影響到回饋,後旋與彈道.就算裝上去了如果性能不對比如不穩定,太軟,後旋不夠等問題,都是要再做細部的調整如裁短桿身前端或後端.或是桿身差入的深度以便改善一些問題.要不就是要去換桿頭或是調整桿頭的一些規格來達到可以讓球友來使用.

 

因為我自己有很多的球桿尤其是木桿,所以在換不同桿身時會針對現有桿頭要做調整或更換的一個參考,然後選桿身時就會是以要跟現有可用的桿頭做性能與回饋的搭配為主.還有更重要的是我個人對此桿的要求重點為何. 這樣就可以組合出我要的一個最佳球桿.

 

在這當中,桿身規格真的只是個參考.因為通常你都會以你組合出來的球桿去實際測試後所得到的結果來做一個定義.然後反過頭來去看桿身的規格去了解桿身廠所敘述此桿身的特性,技術與回饋是否跟你打過的球桿心得有穩合或是藉由實際打擊中所得到的性能與回饋去印證你對於桿身規格中一些疑問. 這樣的測試會對你最好且也是最直接去了解桿身的技術規格為何.

 

你準備好了沒要去換枝桿身?每次的嘗試都會給你一個無比的希望.每次的嘗試都會讓你對球桿有不同的定義?這是會上癮的!

 

ch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