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客製的常見問題之一 - 不是桿身硬度問題

我有時看到一些客製師在看客人問題時都太著重於桿身硬度或是桿身硬度頻率這些問題上.但很多時候桿身硬度與硬度頻率能解決大部份人的問題但有時卻不是完全都是桿身硬度的問題. 這是為什麼呢?

有時候我看到一般球友在使用他們的長桿如木桿,球道木或是小機腿. 他們使用上沒太大問題但就是穩定性不是太好.當然了這些有時候是人本身的問題,但我查看了他們的球桿再對照他們的揮桿動作後,就可以了解其實這不是桿身硬度問題而是在細部調整與桿頭設定問題.

 

以客製的角度來說如果只單就說桿子的硬度或是硬度頻率是否為你合適使用?這點是正確的但確不含蓋全部,因為這要談到球頭角度設定, 球頭大小, 桿面角度設定,球頭重量, 桿身的特性與握把等因素都要考慮進去才行. 這就是客製的難度而不只單就是揮桿重量(swing weight), 硬度頻率 (frequency)等一般設定而已. 要做到90%以上的正確率與加強穩定性是需要有一定程度客製經驗,專業知識與客製儀器來達到這樣的目標.很可惜的是現在在亞洲沒有幾家做的到.

一些客製師或許可以幫你找到合適球桿的硬度頻率讓你使用此桿不會有太大問題,但你一定有時會感到為何打的很順暢但結果確不是自己想的那樣? 這點就要將問題延伸到更細節的部份.或是你覺得桿子的軟硬度都不錯,不會很難打但就是打不到甜蜜點或是沒辦法中甜蜜點比例增加? 或是打出來的彈道都覺得過高,應該可以再打更遠點?這些問題就必須不只是要看桿子的軟硬度,而要看更深入的, 球頭設定,大小,桿面型狀, 重心設計, 後旋量,桿身的彎曲區域, 彎曲速度, 與桿身重量來決定. 另外更重要的是要會看球友本身的揮桿特性來決定要如何設定球桿規格與挑選正確的球頭與桿身. 客製如果只是單單就揮桿重量(swing weight) 或硬度頻率,長度或重量去做, 這也就太小兒科了. 一般客製師在看球友揮桿可能只著重在看他的速度而忽略掉看他的揮桿動作, 軌跡與特性, 這只能說能治療他部份的問題但不是解決80%的問題. 他依舊還有一些小問題需要去解決.客製的細膩度就相對差很多.

看完了球友本身的揮桿動作問題後,還要對球頭要如何選擇才能將球友的問題解決. 球頭的後旋量問題, 重心問題, 重量問題, 桿面角度, 桿面設計 (shallow, square, open), lie angle去分析. 選好了球頭後再對桿身來進行挑選,而市面上桿身有上百種,每支的特性與需求都不同,就算是同一個廠出的桿身但不同款式所得到的性能與回饋也會有很大的變化.所以說我個人覺得,很難有一位客製師對每一個廠牌與款式,硬度都能清楚了解它的特性與優缺點.所以說你必須要找對某個品牌桿身有專門研究或是只針對一個或兩個廠牌桿身販售的客製師去客製,這樣對於桿身部份來說才能得到一個最好的解決. 那種對每個桿身都能侃侃而談的人,絕對是用嘴巴去客製的人.對產品的了解不是只是看規格表就能客製了.很多的規格跟實際打出來的結果有不小的落差,這不是單看規格表說Torque多少, 硬度多少, 與折點是那樣,這樣簡單. 實際的使用與客製才能知道這樣的規格桿身放置在球頭重心是高低?重量是重還是輕會怎樣影響擊球?還有face angle是怎樣的設計對於一個中差點或低差點會有怎樣的影響,如果對於一個揮桿速度115mph的球友來說桿頭後旋量是多還是少? 這些問題不是只有單看桿身規格表就可以了解進而去做客製.

桿身在不同的球頭設定與重量下都會有不同的結果出現,這都要客製師本身要能實際客製與使用才能對桿身的特性有充分的了解.如果只就表面的數據去做客製,這樣只能說有客製的表面但實質上並沒有客製的精隨. 但這點對於客製師來說是最困難的地方因為他們平時需要幫球友客製與調整球桿,對於桿身的實務使用與操作特性上有著一定的難度.因為桿身要成本,就算是桿身廠提供試打桿身給客製師來了解,大部份的人也沒有興趣要去打.這也就是一般客製師無法將本身的專業能力與對產品特色給提升起來. 對產品不清楚只看規格客製會讓結果存有很大的風險.到頭來吃虧的還是一般球友.只能花錢學經驗. 還有大部份的客製師都偷懶,簡化整個客製流程.比如在做桿身硬度脊椎這部份,很多人只量硬度最大點與最弱點,然後就認為spine抓到了就裝下去.他們都少了一個步驟就是測試.所謂的測試是將桿子上球頭套上握把裝起來不要黏上膠的狀態去看這一條Spine線是否是正確的. 我很少看到有這樣做的客製師. 收了抓spine的錢但確不是抓到正確的位置,這跟沒抓一樣.白花錢有騙消費者的嫌疑. 要不就是根本不知道要怎樣測試spine線是否正確? 這是很大的專業問題.

另外在握把部份,選對的握把材質是很重要的第一步.這比尺寸要來的重要.因為一般工坊為求方便與它本身的有限庫存因素下,一般人就算是客製也不見得可以拿到屬於你的握把尺寸, 很多是加多一層或兩層的雙面膠帶讓握起來感到粗點.但這點不會比握把材質來的重要.因為一位球友的握力大小與手大小是很重要的因素.而材質不對會造成你使用上的不舒服,破壞握把本身,擊球穩定度降低,與運動傷害等問題產生. 握把完了後不是就沒有了,還有球的選擇,以你的狀況,球桿的特性, 你要使用什麼硬度的球?幾層的球, 球洞多少等. 還有你的手套也是要客製.你用人工皮還是其他皮革. 這都會讓你在握球桿與擊球回饋有一些程度差異.所以說一整個客製流程是很複雜與煩瑣.不是一般所看到只對球桿的長度,重量, 硬度頻率與揮桿重量去做設定,而要更精準的抓到正確的球桿各組件的特性與整個組合.加上球與手套這幾個配件的考量都是一個完整且專業的客製師所要去一一做好的事情.

為何會這樣說或寫這一篇文章是覺得現在市面上或坊間的工坊都沒有做到上述的事情.我是有感而發覺得這樣的環境對要有一支屬於你自己規格球桿真的太難了.扣掉6~7成的店本身專業就不足,用嘴巴做客製與推銷.約有1~2成的店,客製師有一些專業但確沒做好他要做的事,或是本身對於新的技術,產品, 客製儀器設備沒有做提升,這只能說是做半套或是根本連半套都沒有的客製.客人的問題只能解決部份,問題依舊存在. 最後不到一成的店或客製師有能力與專業, 加上有不斷的去研究與使用新產品,新技術.他們有做不完的客人,因為他們的口碑已經建立在那.但這畢竟是非常少數. 這個市場需要更多這樣的人與店存在, 讓更多球友享受到專業與正確的客製服務. 產品本身不是大問題, 最大的問題是出現在現在這些販售他們服務與專業的人, 但他們根本沒做好他們應該要做好的事給他們的客人,只提供半套或連半套都不到的服務. 但收費還不便宜. 這就讓很多消費者怯步的地方, 或是讓消費者得到不滿意的經驗導致更多人對客製本身的排斥, 與不信任.這都是我覺得在日後我想要用一己之力對這個客製產業要致力的方向.也希望大家一起來努力創造一個更好的客製環境.

chien, Golf Garage Content Development /高爾夫球庫內容開發部
www.golf-gara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