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木桿的大尺寸,大MOI,與低後旋率的新趨勢

今年試了不少最新的木桿後覺得有很多的共同點在這些新木桿上.就是大尺寸.都做到460cc的最大尺寸左右.今年已經看不到有任何一個木桿的尺寸是小於440cc.還有就是最熱的MOI(球頭的抗扭曲率).今年的木桿都讓MOI值相對比以前要增加.不少木桿還設計將MOI值超過5000g/cm^2.這讓球友們能更容易將球打直.因為桿頭的扭曲率變小了所以在觸球的那一剎那桿面能以方正的面擊中球.這樣球就能比直的飛出去.這都是今年木桿的優點.可是確有一個共通的問題出現就是低後旋.

 

究竟低後旋為何會在今年這些大尺寸與大MOI球桿上出現呢?在小弟先前的文章中有說到桿面的重要性,在後旋率有說到一部份.今天我會就現在大尺寸與高MOI值所產生的低後旋率的因素做討論.首先,現今桿頭越做越大的趨勢是要增加擊球易打性這個特性讓木桿能更容易被球友所打中.桿面做越大當然了你擊中球的機會就越大.桿頭尺寸越大也可以將重心越做越低,越設計越深.這樣擊中球的彈道與初發角也就會越高.這對於一般球友來說,要將木桿打的高打的遠,這樣的重心設計與大尺寸是能讓球友越能接受木桿.尤其是對一些假日球友來說.這也就是為何尺寸會越做越打大.

 

再說到最新的大MOI這部份,球頭因為越來越大後就會有一個扭曲率.因為揮桿是一個不只是上到下,下到上的運作,同時也是一個手睕的轉動.而這樣的力量壓縮到球桿到球頭上是會讓桿頭與桿身產生了物體的扭曲變形問題.那為何以前就沒人有重視到所謂這個抗扭曲的問題.現在就特別的去改善它? 以前大家不會重視到是因為球頭沒做這樣大,都是在300cc以下且重量重,桿子短.這個問題就顯得不是很重要.到了現在大尺寸下桿面在觸球能否維持桿面方正就顯的很重要.雖然說桿身本身有會有torque的問題但致少在球頭部份能將這個扭曲率給降到最低.

 

也因為讓桿面的抗扭曲率降低下桿面觸球的時間會變的越短.因為以前低的MOI會因為桿面的小扭曲讓觸球時會有點磨擦與角度出來.這讓一些低差點的球友能去運作他要的球路出來.這也是為何很多的PGA球員不喜歡高MOI的木桿.因為這讓他們對於球桿的操作性變差,且對球桿的回饋變不好.去年Cleveland Hibore剛出來時就是打著所謂特別的凹型上蓋讓桿頭的抗扭曲率能變高,但這個球桿對它們的PGA巡迴賽簽約球員來說確不是有很高的接受度.沒幾個球員去用Hibore,大多都還是在用前一代的Comp 460. 因為很多的球員與速度快的球友都反應了桿頭對於觸球的時間過短.才剛擊中球,球就飛出去了.跟以前擊球的回饋與運做球的感覺都大大的減少了.這也是高MOI對於一些低差點或是揮桿速度快的球友來說不是一個很好的幫助.

 

所以了,很多大廠對於它們的PGA簽約球員木桿都會做調整,讓他們的木桿MOI不會太高.以便他們能去做球與加強打感.但這樣高MOI球頭對於一般球友來說這是好的.能讓他們打的更直,更易打.打木桿不再是那樣難. 那再說到此篇文章的重點就是這些大尺寸與高MOI會有一個問題就是低後旋的產生. 因為MOI提高了讓球友能在擊球剎那能以方正的桿面去觸球,這樣球才能打的又直又遠.有由於這樣在觸球越方正且打重甜蜜點時它球頭的反應會很直接跟快速.加上桿頭越做越大且重心設計做的很深跟低.這讓擊球後的反應會更快跟更簡單.

 

這有別於一些高重心與桿頭重心接近桿面的木桿,這類的木桿重心比較接近桿面所以需要用更多的力量去將球送出,但好處是能讓擊球剎那更加的有回饋感而不是低與深重心的球頭反應上要快又簡單.也由於上述這些因素讓現今這類大球頭與高MOI能產生低的後旋球. 不過低後旋會有個問題就是球的後旋不足是會讓球沒有足夠的動力去完成整個飛行.尤其是一般球友揮桿速度不快的人這會讓你的球飛的更短,且會飛到一半或3/4就從空中掉下來.

 

前幾年的木桿都大多是Spin比較多的,可能是大廠們看到這個問題在修改這個問題讓現今市面的新球桿大多都是低後旋的頭.不過我個人是很執疑這類的低後旋球頭能夠讓一般球友所用的順心.當然了桿身的選擇也是一個重點,也可以將後旋量做調整.不過如果沒有選擇正確的桿身,我是覺得反而會讓這類大尺寸,高MOI球桿很難承現出它們應有的性能出來.

 

還有一個重點是,因為大尺寸球頭出現,越來越多的桿身(碳纖維桿身)都將桿身的後旋量越做越低.因為桿頭尺寸變大,桿面接觸面變大,讓球與桿面的模擦變多了.所以桿身的設計也是以中低後旋量在設計.這樣會造成了桿頭與桿身都是低後旋,打出來的球飛的不漂亮,距離沒出來.

 

當然了,如何你的揮桿速度夠快的話,這個問題可以解決.因為你瞬間的擊球壓力轉到球上是別人的倍數,這樣可以讓後旋量給增加.產生足夠在空中飛行的能量.這也就是有時候你打一些木桿你打就是打不好,但別人打好像都很容易,隨便打隨便就有270Y~280Y.這就是這個問題.還有就是,就算是速度不快,只要他能吃球吃到甜蜜點的就是相當於你全力揮的速度.這也是一個觀察點.

 

還有一個方式可以解決就是在桿面中心點增加Groove (凹槽).這可以增加擊球時桿面與球的磨擦.以便能增加後旋量.其實你可以看一個例子就是Taylormade superquad一般版的桿面中心是沒有groove的.但在Superquad TP版的就有groove.這也就是說明了TP版是針對中低差點,要求做球或是好的擊球回饋.能讓觸球時,讓球友跟球能有越多的感覺越好.有groove是能讓球的接觸增加與加強.平平的桿面在觸球時就顯的簡單多了.就是只有反應出去而已.

 

還有可以在球頭上加重與選用Spin量較高的桿身去增加擊球的後旋量不過這都要有經驗,有儀器,有這方面專業知識的技術才有辦法做到的.市面一般技師大多都不清楚這類的問題與後旋量.可能用很籠統的說法跟你說後旋量多與少會產生什麼結果,你就換枝球桿或是換枝桿身增加後旋量就好.不會去看到底可以怎樣修改會最好.換桿身或和球頭是簡單但費用與成本都會相對的高.就算換好了,問題的改善不大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最好的方式就是跟你的客製師對你目前擊球的狀況做了解,討論看要怎樣做修正.嘗試不同球桿與桿身組合得到何種的彈道,飛行與距離再去看要如何改進會有最好的結果.漸進式的方法絕對比一次動大手術要來的好跟省成本.只是要比較多的時間與討論.

 

這個問題我在TM Superquad上做個試驗也得到了結果了,就是我用 TM superquad TP tour issue 9.5/Ozik lime green Altus stiff, 跟 TM superquad 一般版9.5度/ Ozik Lime green Altus stiff.皆是45"長.所打出來的彈道,spin, 距離都有差.TM Superquad TP tour issue/Altus就穩定多了.彈道(中高)也漂亮多.但在superquad一般版上我就很難打的好,球左右偏,彈道比較低.距離也短多了.所以說在使用現在這些高MOI,大尺寸的木桿,後旋量的問題會越來越明顯.也是大家要去仔細觀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