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Taylormade R1/Matrix Radix SV S硬度木桿測試~球頭桿身介紹篇!

Taylormade R1/Matrix Radix SV S硬度木桿

2013年的木桿又是一個火紅開始.今年我先後測試過了Callaway X hot, Xhot pro, Titleist 913 D2後,雖然已經有R1但裝的桿身是Fujikura Motore speeder VC 6.2 Tour spec,桿身很性能但裝在R1的效果不好,因為彈道過低,所以打出來的效果真的不是太好.以這樣的狀況與結果對於TM R1來說是不公平,也是非戰之罪.所以我才會考慮再找適合的桿身來進行R1球頭搭配.終於想到Matrix家族中的Radix這款性價比極高的桿身來搭配與測試.因為2013年的木桿設計風格與特色都走低重心,低倒旋.讓擊球時,球更容易推上空中,產生出更強的出球速度,壓低擊球倒旋量.這樣可以將球質提升.所以要搭配這種球頭的桿身真的要稍為想一下.才能將這樣的球頭特性給完全發揮出來.

2013年低重心木桿風潮
這種低重心,易起球,增加易打性的球頭設計對於一般球友來說是不錯的選擇,它大大的增加打球的樂趣,不會太需要以技巧與動作去運作球桿.使用者只要把球桿碰到球,大多可以得到不錯的結果.而Taylormade的木桿設計近幾年的感覺就是有高度的易打性,讓一般球友可以輕鬆得到擊球效果,所以它的木桿一直在市面上是最火,賣的最好的產品之一.但有些球友會想說,以這樣易打的球頭配上性能導向的桿身,是否可以得到不錯的效果?這點我覺得要看球頭特性.以Titleist 913 這樣的球頭配上性能的桿身如Fujikura Motore speeder VC6.2這樣的桿身,我覺得會不不錯.因為Titleist木桿的設定上就不是完全以易打為導向.雖然新的913有增加易打效果,但整體的使用上還是會比其它品牌球桿要有點難度.所以配上性能款的桿身是能在整體的效果上得到不錯的結果.

可是對於Taylormade R1這類的球頭,我裝的性能桿身就不是有太好的效果.所以對這樣的狀況,除非你很有經驗或對球頭與桿身有深入瞭解,不然以一般的想法是很有可能無法達到你要的結果.所以我才會再裝一支易打性高的桿身來搭配,總算能把它的效果給發揮出來.同時再測試一個多月的時間中,我也把這支木桿拿給不同使用者進行測試,同時觀察他們使用的結果.這也會在本文當中進行說明與分析.

TM的木桿易打風!
新的TM R1木桿還是延續了R11的白色上蓋設計.但多了其他橘,灰,黑等顏色.它的上蓋的塗裝感覺好像賽車的風格.相當有它的吸睛能力.這點我個人覺得是肯定與要給它按讚.另外外觀上感覺到比一前的木桿要更加扁平.整個球頭看起來就感覺到不是那種難打的球頭,扁扁大大.相當有安全感.這也就是我個人覺得在近5年來的TM木桿風格都是走保守的易打性為主.以前它都是兩款木桿,一款走性能導向,另一款走易打的大眾路線.但近幾年來,R系列的木桿都完全走向易打的打眾路線.就算RBZ, Burner這類的平價與易打的木桿也都沒有太大的差別.所以我對於TM的木桿目前只有一個簡單的印象與觀感,那就是”易打風”.

這也是為何Taylormade木桿能夠成為世界賣最好的產品.因為不管你差點多少,你都可以用.用的好不好在個人,但一比與其他品牌的產品,要說它差,它也不差,距離效果不會讓你拒絕,品牌知名度又高,使用人也很多,雖然不是最好,但確是最保險的一個選擇.加上它的易打性讓很多高差點的球友無法拒絕.但對於擊球樂趣這塊,TM是很難可以與其他品牌的木桿相提並論.所以說球桿沒有好不好,只有適不適合問題.它能滿足你個人的需求,那就是好桿.

走噱頭的R1木桿
回到主題,這次的R1有何突破性的技術或功能?答案是沒有!因為它的內在幾乎沒有改變.我想只有更改得更便宜,不會改得更優質.我到了它的官網上對R1的規格與產品進行瞭解一下,要說不同或球頭內部的改善,只有把球頭上蓋這塊的桿璧設定更薄些,讓整個球頭重量可以移到桿面後方與桿底.把桿頭重心給後拉.讓擊球倒旋可以壓低.其它的就沒拉!沒有了?它官網上列出了少說也有8,9項的特性說明,你就一句話就說完.這也太簡單了.對我來說,它們上面說的功能與特性都是大家用不到,或用了也不會對使用效果有正面的改善.充其量就是噱頭的功能!無法起到一個實質的性能提升效果.

R1把木桿變得複雜了
它有可以調整桿面角度,桿面開關,桿子的仰角設定,調整球頭重量與擊球的球路設定.我的媽!這麼多可以調整的設定,就算我是以一位技師的角度來看這木桿,我都會感覺這桿也太複雜了吧!不就是打一個球,需要搞得這樣麻煩與複雜嗎?買一支木敢可別給我一本厚厚的說明手冊.要用前可要研讀整本的說明說才瞭解怎樣找到適合我使用的設定?我只能說這支桿太好了,對於球具訂製的角度來說它太神奇了,因為這些可調整的變數都是在球具訂製個人化時,很重要的基礎.但這是對專業的技師來說是不錯的工具,但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那可就好像要開一部超科技的跑車一樣.先要搞懂它要怎樣進入車子就需要花上半天時間.我只能說,TM你把木桿變複雜了!

所以我買了R1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桿面開關設定方正,桿身裝時設定9.5度,球頭重量換轉輕一點的螺絲.把球頭重量給減輕.就這樣.以後不再動這些調整了.一支要能打得好的桿子不是讓它一直都是可以轉變或改變的狀態.它需要成為一個固定不變的工具.讓你可以慢慢的瞭解它,摸出它的性子出來.這樣你才能穩穩的打好它.不是讓它一直都是一個變動因素,今天打不好,調調這個角度,明天不對盤,就換換這個螺絲.這樣的球桿你不可能可以打好.你需要將它固定住不變下,與往常你用其他球桿一樣,把它給摸熟後,這樣球桿就變得是你一個可靠的伙伴.我真搞不清TM腦子在想啥?這麼一支木桿可以搞得如此複雜.不就開個球,需要搞得這樣複雜嗎!

身為廣大的一般球友的我,看了這樣神奇的R1後,我真的不知道它是否是一支木桿?我也搞不清我能否用得好它?因為它真的很複雜.所以我決定把事情化繁為簡,調到我平時用TM木桿的規格與角度.設定好後就不再碰這些調整的功能了.木桿就要讓它回歸原本的狀態與設定.我不需要一支能幫我上山下海的萬能球桿.它只要做好它應該要做的事,而我也把重點放在我要做好的揮桿動作上.這樣事情就簡單,也可以專些做好它.R1它的設計與功能都不錯,但對我來說就是不需要.也用不到.所以我說它把這些噱頭的功能與特色給拿掉後,他與先前的木桿款式真的沒有不同.所以它完全沒有進化,至少在性能上與材料運用上.它是停止不前,或是還後退?

不過就一般視覺感受,看到R1真的會覺得它不是一般的球桿,它的外觀太科技與牛了!這會讓你忘了你要一號木桿做啥?所以我會把這些東西給放到一旁,我只球這桿子的本質是什麼?能否讓你打得更遠?穩定性更好,擊球回饋,擊球的效能更扎實?這才是我要瞭解R1的地方.後面的測試會讓你我瞭解它在光鮮的外表下有著怎樣的內在?

2013 Matrix Radix S桿身
要配這個球頭我最後來是選最好用,也有極高的性價比Matrix Radix桿身來用.2013年的Matrix Radix重新改款,它的外觀也換成鐵灰色的塗裝,原本的藍色就走入歷史.新的Radix叫Radix S系列.它有完整的重量分佈,從40, 50, 60,70,80等不同重量都有.硬度也有8種不同硬度.這回我挑選的是一般亞洲球友會考慮與適合的50g級別的R硬度.這支桿身的硬度頻率是245cpm,這樣的硬度頻率已經是日系的SR硬度.所以我這支桿身會比較適合平時打日系桿身的SR, S硬度的使用者來使用.這也是選用Matrix桿身的好處,它會把它的桿身硬度頻率給標示在桿身後端,讓訂製師與球桿組裝師可以瞭解它這桿身的真正硬度數據.有了這個數據後,再依據可能會設定的長度與球頭重量,大慨就可以抓出它裝出來的桿子的硬度頻率.

Radix桿身穩定性打趴一堆日系高檔桿身
而Radix 桿身讓我愛不釋手就是它的易打性與穩定性真的讓它的使用族群含蓋率達到最高.我很多會員試過Radix後,都覺得它是一款很友善,平易近人的桿身.不管技術水平高低,都可以覺得它不難用.是很多球友要進到球具個人化與訂製球具一款不錯的考量產品.而它的桿身所設定的彈道高度算高彈道,擊球倒旋量也算中高,這對一般以手為擊球的揮桿模式球友來說,會是很容易打出效果的桿身.更重要的是它的穩定性,擊球抗側旋能力都在眾對手產品中名列前矛!這個特性會更優於很多高價的日系桿身.我只能說,它的穩定性與易打性要打趴一堆日系桿身了.

本文未完,

Taylormade R1/Matrix Radix SV S硬度木桿測試~規格設定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taylormade-r1matrix-radix-sv-syingdumuga...

Taylormade R1/Matrix Radix SV S硬度木桿測試~測試分析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taylormade-r1matrix-radix-sv-syingdumuga...

Taylormade R1/Matrix Radix SV S硬度木桿測試~ 完結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taylormade-r1matrix-radix-sv-syingdumuga...

有更多此桿照片都在以下聯結.
http://golf-garage.net/2011/dblog/blog.asp?qbid=1305

---------------------------------------------------------------------
2013年的木杆又是一个火红开始.今年我先后测试过了Callaway X hot, Xhot pro, Titleist 913 D2后,虽然已经有R1但装的杆身是Fujikura Motore speeder VC 6.2 Tour spec,杆身很性能但装在R1的效果不好,因为弹道过低,所以打出来的效果真的不是太好.以这样的状况与结果对于TM R1来说是不公平,也是非战之罪.所以我才会考虑再找适合的杆身来进行R1球头搭配.终于想到Matrix家族中的Radix这款性价比极高的杆身来搭配与测试.因为2013年的木杆设计风格与特色都走低重心,低倒旋.让击球时,球更容易推上空中,产生出更强的出球速度,压低击球倒旋量.这样可以将球质提升.所以要搭配这种球头的杆身真的要稍为想一下.才能将这样的球头特性给完全发挥出来.

2013年低重心木杆风潮
这种低重心,易起球,增加易打性的球头设计对于一般球友来说是不错的选择,它大大的增加打球的乐趣,不会太需要以技巧与动作去运作球杆.使用者只要把球杆碰到球,大多可以得到不错的结果.而Taylormade的木杆设计近几年的感觉就是有高度的易打性,让一般球友可以轻松得到击球效果,所以它的木杆一直在市面上是最火,卖的最好的产品之一.但有些球友会想说,以这样易打的球头配上性能导向的杆身,是否可以得到不错的效果?这点我觉得要看球头特性.以Titleist 913 这样的球头配上性能的杆身如Fujikura Motore speeder VC6.2这样的杆身,我觉得会不不错.因为Titleist木杆的设定上就不是完全以易打为导向.虽然新的913有增加易打效果,但整体的使用上还是会比其它品牌球杆要有点难度.所以配上性能款的杆身是能在整体的效果上得到不错的结果.

可是对于Taylormade R1这类的球头,我装的性能杆身就不是有太好的效果.所以对这样的状况,除非你很有经验或对球头与杆身有深入了解,不然以一般的想法是很有可能无法达到你要的结果.所以我才会再装一支易打性高的杆身来搭配,总算能把它的效果给发挥出来.同时再测试一个多月的时间中,我也把这支木杆拿给不同使用者进行测试,同时观察他们使用的结果.这也会在本文当中进行说明与分析.

TM的木杆易打风!
新的TM R1木杆还是延续了R11的白色上盖设计.但多了其他橘,灰,黑等颜色.它的上盖的涂装感觉好像赛车的风格.相当有它的吸睛能力.这点我个人觉得是肯定与要给它按赞.另外外观上感觉到比一前的木杆要更加扁平.整个球头看起来就感觉到不是那种难打的球头,扁扁大大.相当有安全感.这也就是我个人觉得在近5年来的TM木杆风格都是走保守的易打性为主.以前它都是两款木杆,一款走性能导向,另一款走易打的大众路线.但近几年来,R系列的木杆都完全走向易打的打众路线.就算RBZ, Burner这类的平价与易打的木杆也都没有太大的差别.所以我对于TM的木杆目前只有一个简单的印象与观感,那就是”易打风”.

这也是为何Taylormade木杆能够成为世界卖最好的产品.因为不管你差点多少,你都可以用.用的好不好在个人,但一比与其他品牌的产品,要说它差,它也不差,距离效果不会让你拒绝,品牌知名度又高,使用人也很多,虽然不是最好,但确是最保险的一个选择.加上它的易打性让很多高差点的球友无法拒绝.但对于击球乐趣这块,TM是很难可以与其他品牌的木杆相提并论.所以说球杆没有好不好,只有适不适合问题.它能满足你个人的需求,那就是好杆.

走噱头的R1木杆
回到主题,这次的R1有何突破性的技术或功能?答案是没有!因为它的内在几乎没有改变.我想只有更改得更便宜,不会改得更优质.我到了它的官网上对R1的规格与产品进行了解一下,要说不同或球头内部的改善,只有把球头上盖这块的杆璧设定更薄些,让整个球头重量可以移到杆面后方与杆底.把杆头重心给后拉.让击球倒旋可以压低.其它的就没拉!没有了?它官网上列出了少说也有8,9项的特性说明,你就一句话就说完.这也太简单了.对我来说,它们上面说的功能与特性都是大家用不到,或用了也不会对使用效果有正面的改善.充其量就是噱头的功能!无法起到一个实质的性能提升效果.

R1把木杆变得复杂了
它有可以调整杆面角度,杆面开关,杆子的仰角设定,调整球头重量与击球的球路设定.我的妈!这么多可以调整的设定,就算我是以一位技师的角度来看这木杆,我都会感觉这杆也太复杂了吧!不就是打一个球,需要搞得这样麻烦与复杂吗?买一支木敢可别给我一本厚厚的说明手册.要用前可要研读整本的说明说才了解怎样找到适合我使用的设定?我只能说这支杆太好了,对于球具订制的角度来说它太神奇了,因为这些可调整的变量都是在球具订制个人化时,很重要的基础.但这是对专业的技师来说是不错的工具,但对于一般使用者来说那可就好像要开一部超科技的跑车一样.先要搞懂它要怎样进入车子就需要花上半天时间.我只能说,TM你把木杆变复杂了!

所以我买了R1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杆面开关设定方正,杆身装时设定9.5度,球头重量换转轻一点的螺丝.把球头重量给减轻.就这样.以后不再动这些调整了.一支要能打得好的杆子不是让它一直都是可以转变或改变的状态.它需要成为一个固定不变的工具.让你可以慢慢的了解它,摸出它的性子出来.这样你才能稳稳的打好它.不是让它一直都是一个变动因素,今天打不好,调调这个角度,明天不对盘,就换换这个螺丝.这样的球杆你不可能可以打好.你需要将它固定住不变下,与往常你用其他球杆一样,把它给摸熟后,这样球杆就变得是你一个可靠的伙伴.我真搞不清TM脑子在想啥?这么一支木杆可以搞得如此复杂.不就开个球,需要搞得这样复杂吗!

身为广大的一般球友的我,看了这样神奇的R1后,我真的不知道它是否是一支木杆?我也搞不清我能否用得好它?因为它真的很复杂.所以我决定把事情化繁为简,调到我平时用TM木杆的规格与角度.设定好后就不再碰这些调整的功能了.木杆就要让它回归原本的状态与设定.我不需要一支能帮我上山下海的万能球杆.它只要做好它应该要做的事,而我也把重点放在我要做好的挥杆动作上.这样事情就简单,也可以专些做好它.R1它的设计与功能都不错,但对我来说就是不需要.也用不到.所以我说它把这些噱头的功能与特色给拿掉后,他与先前的木杆款式真的没有不同.所以它完全没有进化,至少在性能上与材料运用上.它是停止不前,或是还后退?

不过就一般视觉感受,看到R1真的会觉得它不是一般的球杆,它的外观太科技与牛了!这会让你忘了你要一号木杆做啥?所以我会把这些东西给放到一旁,我只球这杆子的本质是什么?能否让你打得更远?稳定性更好,击球回馈,击球的效能更扎实?这才是我要了解R1的地方.后面的测试会让你我了解它在光鲜的外表下有着怎样的内在?

2013 Matrix Radix S杆身
要配这个球头我最后来是选最好用,也有极高的性价比Matrix Radix杆身来用.2013年的Matrix Radix重新改款,它的外观也换成铁灰色的涂装,原本的蓝色就走入历史.新的Radix叫Radix S系列.它有完整的重量分布,从40, 50, 60,70,80等不同重量都有.硬度也有8种不同硬度.这回我挑选的是一般亚洲球友会考虑与适合的50g级别的R硬度.这支杆身的硬度频率是245cpm,这样的硬度频率已经是日系的SR硬度.所以我这支杆身会比较适合平时打日系杆身的SR, S硬度的使用者来使用.这也是选用Matrix杆身的好处,它会把它的杆身硬度频率给标示在杆身后端,让订制师与球杆组装师可以了解它这杆身的真正硬度数据.有了这个数据后,再依据可能会设定的长度与球头重量,大慨就可以抓出它装出来的杆子的硬度频率.

Radix杆身稳定性打趴一堆日系高档杆身
而Radix 杆身让我爱不释手就是它的易打性与稳定性真的让它的使用族群含盖率达到最高.我很多会员试过Radix后,都觉得它是一款很友善,平易近人的杆身.不管技术水平高低,都可以觉得它不难用.是很多球友要进到球具个人化与订制球具一款不错的考虑产品.而它的杆身所设定的弹道高度算高弹道,击球倒旋量也算中高,这对一般以手为击球的挥杆模式球友来说,会是很容易打出效果的杆身.更重要的是它的稳定性,击球抗侧旋能力都在众对手产品中名列前矛!这个特性会更优于很多高价的日系杆身.我只能说,它的稳定性与易打性要打趴一堆日系杆身了.

本文未完,

Taylormade R1/Matrix Radix SV S硬度木桿測試~規格設定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taylormade-r1matrix-radix-sv-syingdumuga...

Taylormade R1/Matrix Radix SV S硬度木桿測試~測試分析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taylormade-r1matrix-radix-sv-syingdumuga...

Taylormade R1/Matrix Radix SV S硬度木桿測試~ 完結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taylormade-r1matrix-radix-sv-syingdumuga...

有更多此杆照片都在以下联结.
http://golf-garage.net/2011/dblog/blog.asp?qbid=1305

請中國高爾夫網站,尊重本站內容智慧財產權.勿未經洋梨高爾夫與高球庫同意下進行非法轉載文章!如想進行文章轉載需求,請與下面電郵聯系!

chien, 洋梨高爾夫 & 高球庫

本文在高球庫的聯結!
http://golf-garage.net/2011/dblog/blog.asp?qbid=1305

本站新設新浪微博网?版:http://weibo.com/peargolf

手机版:http://weibo.cn/peargolf

qq帳號 : 2319995799

大家可加入我的粉絲團,我會不定時將新的信息與活動發怖在微博與Google+內.

Google+ 社群可加入[email protected] (與我聯系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