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Taylormade R9 10.5 / Motore F1 75 S硬度 Review木桿測試

球頭: Taylormade TP R9 10.5度 

桿身: Fujikura Motore F1 75g (aftermarket)

硬度: S 硬度, tipped 0.25" (桿身前端裁減0.25")

 
SW: D 0.31

 

球桿頻率: 265cpm
 

MOI : 2817 (kg-cm^2),

 

桿面角度: 10.5度, Square (方正桿面)

長度: 44.5吋

重量: 328g, 球頭重量: 196g

測試者:chien, 會員Scott

天氣狀況:

小弟的桿頭速度平均約85Mph的鐵桿,木桿是100mph~105mph速度.天氣約16度左右. 下細雨.

 

球桿外觀及設計:

 

此桿為我上篇文章所分析的R9球頭與其零件.這次所要測試的重點為我們安裝Fujikura自己生產的Motore F1 桿身配上一般R9頭所做的測試心得. 首先先讓我先說一下此桿的規格與設定原因.此桿為44.5"總長, 328g總重, 因為此球頭的尺寸為420cc的大小.所以我個人覺得這樣頭大小最好不要做到45"的長度,因為一個視覺效果的問題.頭不大如果桿子長會覺得揮起來不會很順暢另外會覺得手離桿頭很遠.加上這樣的尺寸配上這樣的44.5"揮起來的效率與速度都會更順暢.

 

不過在做安裝時,就發現了Fujikura Motore F1的桿身有很明顯不同.它那裡不同,它的桿身結構上不同. 首先它桿身的平衡點在比較後面,與其他桿身相比或是Fujikura其他桿身來比都要往後面少0.5"所以這會導致整支球桿的揮桿重量變的相對輕多了.輕多少?會比同規格同重量的桿身要輕上1~3個揮桿重量.所以我要勸一些客製師或是客人在做此桿身的客製時千萬不要太以揮桿重量為客製的要求與基準.以現在此桿的規格在別的桿身上可能都有D3.5以上~D5左右了. 如果以Fujikura以前的Speeder系列來說的話這樣的總長與重量都會在D4~D5左右.而此桿只有D0.31. 所以說如果你堅持要用Motore F1來做swing weight D2或以上的值,那球頭會重很多.揮起來不會讓你感到舒服與順暢. 這是我在做測量與規格設定上的一個發現.

 

會讓此桿身有這樣一個特色要歸於它的新技術HIT (High Inertia Tip) Technology. 此技術是將揮桿時能量的注入與釋放都能充分的在桿身前端中儲存與釋放.同時,此桿身前端技術能將桿身前端重量壓到最輕, 且能讓他累積能量並釋放能量更快. 所以說這是Fujikura全新與最新的技術運用在Motore 上.這會是我覺得此桿身最大的優勢也是我們測試的重點.

 

再說到它的球桿硬度頻率,我測量讓我嚇一跳因為只是S硬度且我有裁減前端0.25"就讓此桿的硬度頻率飆到265cpm.這個值會是一支X硬度的桿子.因為我同時也在客製一個會員TM Burner TP木桿也是用此Motore F1桿身也是75g S硬度.但它裁前端0.5"也是做44.5"不過它跳出來的硬度頻率也只有255cpm. 我們兩個球頭重量都設在204g~205g之間. 這個值比較是介於S與X間的硬度.可是我的就跳到破表265cpm. 我想可能這是它們把此桿應是X的標成S吧.要不我們就看測試的回饋以便決定它的硬度.

 

球頭重有196g, 加上桿身聯節器與螺絲會有約8g左右的重量.所以這樣讓球頭部份會有約204g左右.這樣會是一個不錯的使用設定.所以就讓我們來了解它實際的使用性能.

 

實際測試:

 

此桿重量握起來是有重量,不過揮起來不會覺得重.因為它的桿身前端不重,所以能讓整支桿身做的重量比較平衡些.先對此桿做約5球的測試然後休息一下再打約20球看它整體的性能與彈道表現.我們這次所測試也是使用雙層的比賽球所以性能的表現上都會比較接近在球場上打球的結果與性能.

 

首先要説它的桿身回饋.我先前有測試一支TM R9 tour issue配上TM的Motore F1 TP桿身.它是65g x硬度的桿身但測試覺得那支桿身沒有感覺.但性能不錯.回饋來說很差.沒有太多跟桿身的互動.但我今天所用的Motore F1是Fujikura自己生產與銷售的Aftermarket桿身.所以我預期桿身的性能與回饋上都會比TM的OEM桿身要強的多.這個部份在我的測試上確實得到一個不錯的印證.此桿身雖然有265cpm但感覺上沒有那樣硬,跟我一起做測試的另一個會員Scott揮桿速度在90~95mph左右,測試此桿也不會打不起來.雖然覺得桿子前端比較硬但我看他打出來的球質要穩定且有穿透性了. 距離也跟它試其他球桿的距離類似沒有比較短但球質要有穿透力. 感覺上在下桿時桿身的kick要順暢多了且舒服.這是在OEM Motore F1所看不到.

 

它的回饋要比市售OEM給TM的Motore F1要好多了.你可以有一些跟桿身的互動.但我覺得還是沒有很好.可能打太多回饋性能好的桿身所以在這方向會要求的比較高.但我覺得這是可以改善的.可能在下個月出的Motore Speeder上可以看到這部份的改進.

 

在說到它的彈道,它的彈道我個人還是覺得算中高的設定並沒有它們說的中低的設定.因為它衝上天空後還會持續的往上飛.後旋量我覺得75g要比65g要低一些.整體的性能與穩定性要比65g要強多了.桿身在抑制側旋量要明顯改善很多.我倒是覺得Motore 是可以取代Speeder系列的桿身.因為它夠穩定.但回饋要改進.不過如果是像美國人那種重砲型來用,那就不是那樣重要了.

 

另外它的ball speed也是算快且有質感.對我來說有點類似Ozik的code 系列桿身.但我覺得Code的回饋要強多了.看來Fujikura也在球質上也做了不少的改進.這是我覺得Motore的特色所在.

 

另外我還有一個發現就是在使用R9這支木桿時我先前覺得連節器這個部份會讓球桿在揮桿與impact時讓打感喪失不少的問題.這是正確的.因為我發覺你在使用R9時要去感受到桿面回饋如果揮桿速度不快時你的桿面中球回饋要薄弱多了.如果你速度上增加到100mph後中球的回饋就要明顯強烈多了.因為你要讓你的力量去強力壓迫球讓桿面回饋加強才能讓你有一般木桿那樣的好回饋.所以說如果揮桿速度不夠快你對於桿面中球的回饋會變弱多了.但如果有速度的球友, R9不會讓你有太多的打感喪失問題.因為聯節器在中間讓你很難去直接感受到桿面的回饋.這是R9這個設計的好處也是壞處.

 

整體來說我覺得Motore F1的桿身穩定性很棒.很穩.彈道不會乎高乎低. 尤其在75g這個桿身上要比65g的要強多了.這也是我喜歡使用70幾克的桿身所在.因為就桿身重量來說現今桿身廠在重量上以70幾克的桿身穩定度,規格成熟度與性能表現都要最好.Ozik桿身也是如此. 所以我覺得要去看一支好桿身最好去使用它們70幾克規格桿身才比較能看出真正的性能與回饋表現.另一個重點是越輕的桿身它的穩定度也本來就不好. 這點也是所有桿身廠在將重量減輕但如何不讓性能,穩定度與回饋減低的發展技術.

 

另外一個重點是Motore F1不是一支很容易客製的桿身,他有很多的東西要考慮.我上面所說的只是一些,但在規格設定與安裝都會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Fujikura這方面並沒有告知客製師這些問題與注意事項.所以說客製師不是像以前那樣裝上去就好.你如沒有確實做好設定桿身的穩定度與揮桿穩定度都會受到影響.我想我會再去買它的Motore Speeder來測試看它的打感上會不會再更好.因為我覺得Fujikura的Motore已經在穩定度上好很多了.不輸給Matrix Ozik,但只要在打感上能再更上層樓,那就會更好了.只要它在用好一點的材料就可以了.技術上它們是沒問題的.

 

chien, Golf Garage Content Development /高爾夫球庫內容開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