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PING I-Series 1/2 Craze-E B 長推桿測試 下集

PING I-Series 1/2 Craze-E B 長推桿

接上集.
http://peargolf.com/article/ping-i-series-12-craze-e-b-changtuiganceshi-...

長推桿球頭重量是一個大關鍵!
此球頭的重量大約在385g左右.使用303不鏽鋼材為主體的材質,另外崁入兩片的優力辛(Urethane,人工橡膠這材質很多運用在高端與高價高爾夫球皮上,主要特性是材質柔軟,增加回饋柔順感)材質在桿面與桿面後方的瞄準線區塊. 這也是比較適合中長尺推桿的球頭重量.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有說明過選用中長尺推桿的球頭需要比一般傳統長度推桿要重上許多.因為球桿越長,球頭的重量就需要越重你才可以明確感受到球頭在整個推擊過程的移動與擊球回饋.而這類大量生產的球桿,球頭重都是一致性.所以重量沒有像我另一支頂腹式Bettinardi CB-1推桿要重.這也是大量生產的球桿很難符合個人化的一個要素.對我個人來說這樣的推桿至少都要有400g的球頭重才能比較容易去增強回饋感與使用操作的穩定度. 這是我個人覺得此推桿比較不足的地方.

球頭: Ping I Series Craze-E B長推桿

桿面角度:4度

桿頭仰角/Lie Angle: 72度

總長: 43”

球頭重約: 385g

總重: 625g

握把: 兩段式Ping Winn握把.

測試場地: 台北新店碧潭練習場,球場設有一個戶外人工果嶺,同時使用的球有單層練習球與比賽球混合. 本文的測試以雙層與三層比賽球為測試使用球.這樣比較能符合球友下場使用比賽球的狀況與結果.果嶺設計是一個長方型,長約25碼寬約10碼的大小.是一砲台式果嶺.果嶺速度約5.

天氣狀況: 晴朗,吹逆風,空氣濕度高

氣溫約17~22度.

測試者: chien,

實際測試:
此桿拿起來以這樣的長度不會覺得重,因為它比我另一支Bettinardi中尺推桿重量還要輕.少了將近100g的重量.所以這就是這類推桿的致命缺點.個人化與細膩度不足,大量生產只有一個標準規格.在家中試推感覺不錯.長度與我的身材穩固的結合.充分可以利用身體為支撐的特性把推擊的穩定性給發揮出來.因為球頭重量我個人感覺比較不足,所以在使用上會感到球頭移動上不是很好掌握.因為這類長推桿會比較利用身體為依據進行整個推擊擺動進行擊球.這也可以讓球友更容易去固定你身體肩膀的鐘擺方式來進行擊球.這樣的推桿與身體更容易進行肩膀擺動.難怪很多支持禁用長推桿的人士都是以這個論點為攻擊長推桿的著力點.

長推桿的特性讓球友更容易進行肩膀轉動擊球!
這確實比傳統推桿要更加容易去進行肩膀擺動來推擊.穩定度上也更簡單.而雙手也不需要貼住你身體.只需要一支手抓在推桿屁股,另一支手抓住球桿中間部位進行推擊.而需要那一支手去抓推桿屁股或是握住球桿中間?這就因人而易.我有把這支推桿給練習場的球友進行試推,每個人的握法與左右手掌握方式都有所不同.所以這類長推桿在操作上也是因人而易.不需要一定要照選手或別人的握法與推法.握不同的方式,找出一個對你來說最簡單與輕鬆的方式進行推擊.這沒有標準答案.關鍵是讓你可以精準的去推擊出你要的路徑,方向與力道.進而產生出最好的推擊結果.

以下是我個人整理過使用一段時間後的心得與測試結果分享.

1. 推感 – 根據原廠的資料,這款球頭桿面是使用優力辛/Urethane的材質崁入.而優力辛材料的特性以柔軟著稱.但在我使用此推桿有3週的時間,我推起來並沒有感到特別柔軟,甚至它的回饋感比我的Scotty Cameron, Bettinardi, TP Mills推桿(純不鏽鋼材,沒有桿面崁入的設計)還要差.感覺推起來桿面回饋是硬硬脆脆.一點都沒有柔軟的感覺.我也是用不同比賽球進行推擊回饋的測試.有使用一般雙層球,外皮是Surlyn材質,還有高檔3層,4層比賽球,外皮為優力辛/Urethane的材質,進行推擊測試,但得到的結果都是一樣.一點都不軟的回饋.這點在極為個人喜好上的推感上是很吃虧.

材質是決定推感的王道
這點讓我感到失望.原本對於很多推桿設計桿面崁入人工橡膠的材質可以產生更柔軟的回饋,但這樣的想法在Ping I series Craze-E B推桿上是沒有看到.因為我個人對於感覺是很在乎.而我對感覺的敏銳度也很高.回饋的效果對我進行球具操作來說是很重要.這也是我個人覺得,好的推桿回饋大多是要以純不鏽鋼材質為主,才能產生最佳的回饋.大家或許會認為桿面崁入柔軟材質會得到更好的回饋.但其實好的材質與高檔的推桿通常不會加入崁入材料來增加手感.以Scotty Cameron, Bettinardi, TP Mills這些推桿界有名的品牌來說,它們所有的推桿都沒有做任何的崁入.但它們的回饋還是軟得跟奶油一樣.這就是技術與質量差別.看來要對PING的球桿印象還是持續低檔的位置,短期要提升看來是有點難度. PING可要加油了.

桿身的彈性
以一支推桿超過40”長度.就算是使用鋼管材質的桿身也會感受到桿身的彈性.這是我使用此推桿最大的回饋感受.雖然說球頭擊球回饋不是很好.但每當在擺動觸球就可以感受到桿身的反彈特性.這感覺就像彈力球一樣回饋到你的手掌上.我個人認為這樣的彈性過多.桿身的硬度需要使用再硬一點,避免掉桿身過多的彈性.推桿需要讓你的球頭可以完全跟上你的擺動速度.這樣會有點無法掌握推桿的擊球精準度.同時對於越遠距離的施力擺動上也會有一點延遲問題產生.這還是我使用推桿能產生像鐵桿或木桿那種桿身反彈回饋.這點在推桿上是完全不能接受.

2. 操作性 – 這塊是長推桿的特色與優勢.使用這支推桿也比較簡單,它要比使用頂腹式推桿來說要相對輕易與簡單.因為此推桿的尾巴只要有一支手握住,然後頂住你的胸部下方與肚子上方的間隙部份.這樣可以固定住推桿對於身體的支撐.而球桿就不會亂跑,進而無法掌握.另一支手可以握住球桿中間進行身體擺動時施力的來源.我使用這推桿超過3週時間下來,越推越輕鬆,越推越穩定.就算是推感不好但只要能推進,同時很好掌握,那就是好球桿.

利用球頭瞄準線去推擊是十拿九穩
同時在瞄準推的方向也因為球頭上方有一條瞄準線,你在推擊時可以很輕鬆對著你要推的方向送出去.加上球桿有身體的支撐點,雙手與手掌的受力負擔來說就相對減少很多.推的方式與穩定度都大大提升不少.除非你自己推的方向與路徑錯誤,不然對於中短距離的推擊幾乎是十拿九穩.這也難怪現在選手使用這類推桿也越來越多.我第一次使用長度超過40”的推桿,推了一次後第二次去推就推得更加精準與順暢.加上球頭的重量不是很重,推擊擺動上有一點覺得球頭的反饋與重量抓不太到,但只要抓準擺動軌跡進行推擊,就可以穩穩的推出我要的結果.所以說這樣的球桿已經算有達到效果,但還有很大空間可以改善整體性能,穩定度與操作性.

3. 穩定性 – 這支推桿推起來的穩定性我個人覺得有點稍嫌不足.主因在於球頭的桿面崁入設計,還有球頭重量.如果球頭重量可以再重一點會更好.就更容易掌握推擊的幅度與力量的掌握.另外因為桿面崁入材質屬於非金屬,所以產生的擊球力量與距離就相對軟弱許多.同樣的力量使用在40”以上的推桿上可以得到更多的距離效果.加上這款推桿所使用的桿身又太軟.產生較大的桿身觸球前的反彈.讓推擊的穩定性就會容易產生小誤差. 同時推出後球的滾動路徑就會有一點誤差.這對於長距離的推擊上就更顯嚴重.

長距離的推擊就相對困難
如果說中短距離來說操作穩定性是沒太大問題,但對於長距離的穩定性與距離感就會弱很多.加上如果是慢速果嶺的話那更慘.距離效果會是一大致命傷.就算你發力去敲球,桿身的彈性會讓你更難掌握球桿的擊球點與位置.這對於要推到你要的方向就更加困難.所以這支球桿的問題在於長距離的穩定性與掌握能力.但是只要是長推桿對於長距離的掌握來說都會相對困難.因為越長的球桿你雙手到球頭的擊球點就越長.而這當中的力量傳遞上本身就會有耗損.同時加上桿身越長就容易產生受力彎曲.這對於球具掌握上就更加有難度.對於推出的滾動質量也就更容易產生不確定因素.

4.推擊效果與距離 – 這支球桿的推擊效果來說算不錯,除了長距離外.通常你可以很輕鬆送出你要的距離,而不會產生太大落差.這與使用一般傳統型的推桿來說算是旗鼓相當.加上它的操作與掌握度上來說,中距離與短距離所得到的擊球效果與穩定性要很不錯.所以它的最佳射程範圍就是中與短距離.因為每個人對中距離與短距離的定義不同,而也因為每個人的身材不同所推擊出來的中距離與短距離都會不同.所以我不會去定義這中距離是多少,短距離是多少.但每個人都可以得到差不多的效果出來.這是此推桿一個特色所在.

很容易上手的一支長推桿
整體來說,這支推桿算是很易上手.是一支不錯的市售款球桿.他滿足也符合一般人對於長推桿的要求,與易上手的特性.可以輕鬆去操作與使用.但此球桿的細膩度嚴重不足,如回饋感不好,桿身太軟,桿面觸球不夠柔軟,太過硬與脆,長距離的推擊效果不佳,球頭重量稍嫌不足.這些問題如果可以改善,它會成為一支更棒與更穩的推桿.因為這些細節都需要把它做到位,這樣對於使用者來說才可以將它的性能與特色給完全發揮出來.

PING的球桿風格
當然這也算符合我對PING球桿的質量與效能水平.因為PING的球桿很容易上手,會讓一般球友在一開始使用可以很輕鬆感受到球桿的優點與特色.但一旦使用一段時間後,穩定性就會不足,很多問題也都會陸續困擾你.而這些因素都是球桿本身的設計所造成,或是使用材質影響.這也是我不太喜歡去購買一般市售款球桿的原因.加上我個人客製球具多年,組裝過不少市售球桿經驗,對於PING的球桿質量與公差範圍,算是在眾家廠牌上排不上前段班.也是不太願意進行客製調整的品牌球桿唯一.但因為這支球桿的設計與外型都讓我感覺值得一試.而結果也在預期當中.這就是標準PING的風格.你無法期待它給你更好的效果,但你一定可以掌握它.這就是”PING”!

請中國高爾夫網站,勿未經洋梨高爾夫與高球庫同意下進行非法轉載文章!如想進行文章轉載需求,請與下面電郵聯系!

chien, 洋梨高爾夫 & 高球庫

本文在高球庫的聯結!
http://www.golf-garage.net/2011/dblog/blog.asp?qbid=963

本站新設新浪微博网?版:http://weibo.com/peargolf

手机版:http://weibo.cn/peargolf

qq帳號 : 2319995799

大家可加入我的粉絲團,我會不定時將新的信息與活動發怖在微博與Google+內.

Google+ 社群可加入[email protected] (與我聯系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