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三號木評比 ~ Paul

最近手邊一堆三號木,包括純日系的RC跟G-FIELD,以及球杆大廠的TM 200 Tour Issue及NIKE SQ,T60,打來打去,瞭解我的人就知道,我是距離狂,到最後還是以選擇距離為優先考量,目前就手邊有的幾支三號木做一個個人感覺上的評比。先從小廠商的RC及G-Field談起,因為這兩個品牌是小的廠家,也以精細的設計出名,另外的TM TOUR ISSUE及NIKE是不同級別的東西

 

RC系列及G-Field

RC BBD w/ 661 TS S, 43寸,D3

RC BBD w/ I65 TS S, 43寸,D3

RC BBD Type II w/ PT-7 X, 43寸,D3

G-Field GAF 3W w/ AXIV 7568M S 43寸,D3

RC CV Pro w/ M75 S 43寸,D3

原廠揮杆重量都是D3,除了CV PRO是15度的,其他都是14度。因為各人喜好,我都把SW用鉛片貼到D5至D6,其中兩支BBD現在在臺灣CHIEN那邊,如果各位會員有興趣的話歡迎去找CHIEN試杆。

心得

1.      我的揮杆速度約110MPH(DRIVER),三木應該少一些吧

2.      距離:這幾支杆的距離都差不多,一般都可以打到250Y左右,大中紅心的話常常可以打到260-270Y

3.      彈道:這幾支球杆裏面 BBD/661這支是彈道最低的,BBD/I65是其次,再來是G-Field GAF,再來是BBD Type II,最後是CV PRO(因為15度)

4.      手感:均為STEEL HEAD,擊球感覺都很扎實,重量也差不到幾克,除了661的折點較低之外,其他均為中折點或高折點,661那支BBD是我最容易MISS SHOT的,跟另一支T60的FUJI 764 TS一樣是低折點,我的MISS SHOT也比較多,看來我並不適合把低折點的杆身放在FW上面。

5.      球杆整體易打性:BBD/661 < BBD/I65 < RC CV Pro < G-Field < BBD Type II

6.      杆頭容忍度:BBD = CV PRO = G-Field < BBD Type II

7.      小結:

最愛杆頭 -- BBD Type II就如同RC網站所說,14度的彈道打起來只比CV PRO 15度低一點點,容忍度也比CV PRO高,是個好打的杆頭,距離又遠,鋼制球頭的感覺又很扎實,這就是我摒棄了鈦頭球道木不用的主要原因

 

最愛杆身 – I65 S及PT-7 X,PT-7 X硬度的打感跟I65很像,感覺不像一般S級的Tour AD杆身有點黏球之後彈出去的感覺,而是杆頭直接接觸到球後,當一聲就飛出去的感覺,M75也有點直接沖出去的感覺,但是沒有I65跟PT-7X強烈,而7568M跟661都是比較黏球的感覺

 

另外,G-Field能以一個小廠做出前一代Gauge Design GAF1以及這一代GAF的球頭,實在難能可貴,RC經過將近十年的努力透過兩個品牌Royal Collection及SONARTEC在職業賽的成功,G-Field一下就達到了,G-Field的打感跟距離一點也不會比RC差,是值得推薦的球頭。

 

 

TOUR ISSUE TMNIKE

Taylormade 200 Steel Tour Issue / Fuji 757

Nike SQ w/ 757 美規TS

Nike T-60 w/ 764 TS

原廠揮杆重量都是D3,權不是15度的。因為各人喜好,我都把SW用鉛片貼到D5至D6,T-60及200現在在臺灣CHIEN那邊,如果各位會員有興趣的話歡迎去找CHIEN試杆。

心得

1.      我的揮杆速度約110MPH(DRIVER),三木應該少一些吧

2.      距離:200一般都可以打到245Y左右,大中紅心的話常常可以打到260Y左右,但SQ及T-60就沒辦法了,頂多240Y

3.      彈道:這幾支球杆彈道都比較高,彈道最強的200差不多跟15度的CV PRO一樣,SQ跟T-60的彈道比200高15%左右,這也應該是我沒法打遠的原因之一吧。

4.      手感:均為STEEL HEAD,擊球感覺都很扎實,重量也差不到幾克,除了T60的FUJI 764 TS是低折點,另外兩支757雖然一個是美規花管,一個是日規一般管,但打感差不了多少,這跟幾年前HUNG所說(那時我還沒破八)的美規花管跟日規一般管的感覺是一樣的不謀而合。可能是一方面我不適應低折點的杆身,以及T60是DEEP FACE的球道木,我的T60 MISS SHOT也比較多。

5.      球杆整體易打性:T-60 < SQ = TM 200。SQ是很好打的球道木,除了他的甜蜜點放在比較HEEL的地方,你看他杆頂上面甜點的標就知道,200又是一個經典,先前也曾經擁有一般版200 STEEL換661杆身,距離比這支TOUR短,彈道較高,也是非常好打的球杆

6.      杆頭容忍度:T-60 <= SQ = 200 Tour

7.      小結:

最愛杆頭 – 200 Tour,無庸置疑,15度的角度擁有14度杆頭的距離及彈道強度是物超所值的

 

總結

 

BBD用了很久一段時間,北京/上海/臺北各有一支,配661或I65,但是雖然打的遠,彈道比較低的問題還有擊球成功率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因為DRIVER擊球距離比較遠,通常CARRY有280Y+,最近換成CBR又多了10碼以上,三號木的使用變的比較少,再看了HUNG從SONARTEC換成V Steel之後,也想試試看一般15度的3木,所以就買了SQ跟T60來嘗試看看,也把這兩支球杆的杆身裁短半寸左右,以取得較好的控制。但是發現我是不適合DEEP FACE的球道木的,SQ雖然好打,但是打不遠,後來因緣際會又得到了200 TOUR,發現是好打又遠。最近手癢買了G-Field (used)及BBD Type II,又發覺BBD Type II更是又有距離容忍度又比BBD好,因此,我想在短期的未來,我的三號木應該主要是擺200 tour 及BBD Type II,其他應該會淡出舞臺吧。

 

 補充 :

 

我對球道木也覺得G-Field的球道木真的很好打且手感回饋很棒.就一次的試打經驗就讓我印象深刻.真的很想買也請我日本朋友幫我找.RC Cv Pro也打過是配Tour AD PT-7 S.也是打感超棒的. 也知道RC它們是做最好的球道木的工廠那次的聯合試打會試過這兩支球道木就一直想找機會買現在是應該行動了.

 

在其他的球道木中我也對BBD/661感覺不錯.覺得I 65前端有點硬.661對我來說還好.到如果要用一定要裁短約1吋因為43吋對我來說太長,穩定性不會好.但控制性會大大的增加.對於距離上來說就不會差太多. BBD的打感真的跟RC Cv Pro差不多.回饋也很棒.加上我們Paul都给它升級這樣好的桿身真的讓性能可以衝出來. 不過我們對Steel 200 Tour Issue 是都有一樣的看法.真是極品.沒話說.我會買一枝然後裝上Rombax Prototype讓性能可以更好. 我想這樣的評鑑已經是集市場與Tour用的總合.

 

ch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