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Srixon Z-TX Tour Limited Model 9.5度限量版/46t 高噸碳布桿身木桿測試~上集

 

前幾個月國內碳纖維桿身製造商提供一支它們最新設計的輕量化桿身給小弟我測試,希望我能給它們一些使用回饋與測試報告. 因為小弟的球具測評算在網路上還有點知名度,也得到很多球友與高爾夫業內人士認可.我也會以最嚴格與最佳的球具測試角度將所有測試結果毫無保留的公布在站上讓大家了解. 同時也可以讓球具廠商了解本身產品的優缺點以進行後續的球具設計改善方向.

 

而桿身在7月就收到下一直在尋找適合的球頭來進行搭配.因為此桿身重量只有47g, 45”總長, L硬度(它們家的桿身硬度是這樣設定L-250cpm, A-260cpm, R-270cpm, S-280cpm). 所以我希望去進行搭配的球頭可以是輕量化的球頭,把這種輕量化桿身特性給發揮出來. 終於在8月中我找到Srixon Z-TX Tour限量版9.5度來進行搭配.因為它的球頭重才188g,很適合搭配在這種輕量化桿身上.所以就可以將它組裝起來進行測試. 

 

桿身特性說明

首先會考慮使用這類輕量化桿身需要讓它本身特性給發揮出來,這樣才能組出一支好的木桿性能. 而這桿身使用了46噸位的碳布材質為主所製造而成,將其桿身結構與強度大大加強. 一般來說會用到40幾噸的碳布捲曲而成的桿身都是算極高檔的級別. 如此才能將桿身的整體重量給壓低同時也可以讓桿身強度與反彈性能都不會受到影響. 這是目前桿身發展的方向.桿身輕量化已經是一個明顯趨勢,因為從10年前的木桿碳纖維桿身的重量到現在的使用上都已經明顯降低了10g以上.前一篇文章(現代化木桿的合適桿身重量選擇依據)就已經分析過現今木桿桿身的重量都集中在50g~60幾克的範圍. 10年前的木桿桿身60幾克的桿身已經算是輕量化桿身.現在60幾克桿身只能算是標準重量的基礎. 

 

以後的將來我們可以看到越多輕量化桿身的問市,因為桿身重量輕可以讓使用者更加容易將速度與力量放到球桿當中.但在以往的桿身上,這類輕量化桿身最大的問題就是穩定度,與性能(距離)都沒有太好.雖然輕但普遍是給揮桿速度不快或女姓球友所使用.而面對這個問題,桿身廠開始考慮使用可以增加桿身強度,提升反彈速度的材料,同時這樣的材料不會讓重量產生太大的增加.這也就是為何要使用這類高噸位碳布的前因.這類高噸位碳布成本較高(大多被利用在航太產業與軍用產業上)所以現在可以看到的產品上都是設定為高端市場的桿身上.

 

先前在站上有測試過一支日本Quadra Red Tour桿身,這桿身也是使用高噸位碳布所製造而成. 但它的重量為60幾克重,所以使用的高噸位碳布上也沒有現有這支要來的高. 可能是30幾噸的碳布所製成. 大家可以參考先前的文章了解這類使用高噸位碳布桿身的性能表現與回饋. 

 

Titleist 909 D2 9.5度/ 日本Quadra Red Tour SR硬度測試報告

 

因為高噸位碳布材料要相對貴上許多,你要在一樣的碳纖維上材料使用比現有強度更好與提升桿身受力反彈特性.如此可以將輕量化桿身穩定度與性能給提升到最佳. 這也是本文測試所要進行的分析與討論重點. 

 

以下為此桿的的規格與基本特性說明

 

Length/桿身長度:1143mm

 

Weight/桿身重量:47.4g

 

Cpm/硬度頻率:250

 

Tip OD/桿身前端直徑:8.5mm

 

Tip Parallel/桿身前端平行長度:100mm

 

Butt OD/桿身後端直徑 :15.1mm、Torque/抗扭曲值:3.5°

 

桿身顏色 : 黑色,無任何logo與名字在上面

 

客製前言

要將這類輕量化高噸位桿身性能發揮出來,所搭配的球頭與客製的角度就需要特別去考慮到.首先在球桿長度上,因為這種輕量化桿身的特性,將球頭,握把重量給算進去後的總重一定不會太高,肯定是低於290g.所以球桿的總長不能設定太短.越輕的桿身它的總長如果設定太短很容易將受力過於集中問題產生.對於桿身的耐用度,性能,回覆性都是會有很大影響. 所以輕桿身需要設定長度要比一般重量桿身要長一點.如此才能讓輕桿身的特性與性能發揮出來. 加上這類使用高噸位碳布材質桿身,它的桿身強度提升下,受力反彈速度也同時加強很多,如果球桿長度設定太短下這樣的特性就不太能發揮出來. 這也是我會特意加強所在.

 

球頭說明與介紹

Srixon Z-TX Tour限量版是只有在日本上市的產品,它是只發售4000支在日本市場.外觀上也與市面上Srixon Z-TX, Z-TX Tour有點不同. 一般版的Z-TX是460cc大小.Z-TX Tou木桿是430cc, Z-TX Tour 限量版是420cc. 所以三款的球頭都有不同的大小設定.而它們都有兩個配重螺絲讓球友可以自行調整球頭重量以達到個人化球頭設定需求. 這已經說明日本球具廠已經接受了美系球具廠在現有球頭設計上的一些創新技術.因為日本向來對於創新功能與技術都持比較保守的態度,它們需要觀察市場的接受度才能決定是否要切入這個趨勢. 以美系球具廠來說,這類可調球頭重量的配重螺絲在很多美系球具球桿中早已是基本配備了.但日系球廠對於這類功能的運用上就非常少見. 這更不用說可換桿身的設計. 

 

日系球頭的質量真的要比很多美系球頭要好很多.日本人對於產品質量上的要求肯定會比美國人要高.而這個球頭的桿面重心位置就精準的落在桿面中心上方約2mm的位置.所以這樣的球頭設定真的是很精準.而對於Srixon 木桿的旗艦產品來說這一定是必備的要求與質量.所以這也是我這次會挑選日系球頭來進行測試的原因之一.

 

Z-TX Tour限量版球頭較小,同時球頭重量的設定上也相對輕上許多,這也是我挑選它的主因.如果讓一支40幾克重桿身配中一個球頭是200g上下球頭,會產生頭重身體輕的問題,流星鎚的狀況就很可能會發生.雖然說它使用高噸位碳布材質會加強它的反彈特性但在沒測試過這桿身我也很難了解桿身反彈強化的程度. 在這樣的前題下就會設定與選用球頭的規格相對保守.但也因為Z-TX Tour限量版的球頭有兩個可以調整球頭重量螺絲設計,我日後可以購買11g的配重螺絲讓球頭重量增加去測試球頭加重後的桿身受力狀況與桿身受力反彈速度分析. 

 

一般來說球頭重量的調整,增重比較簡單,減輕的難度就很高.這是針對一般傳統型球頭沒有可調整配重螺絲設計.因為加重可以有很多方式去做到如貼鉛片,灌不乾膠,或加鉛塊等.但減重就需要將球頭內的膠給移除後再加膠以進行重量設定.因為所有球頭都是大量生產,不可能都在製造時就設定好它原本要的重量.都是將球頭設定在較輕的裸重,然後再讓組裝生產人員對球頭重量進行增加到所要的設定值.這樣才容易設定,不會出錯. 所以通常要挑輕的球頭會比較難,也比較少. 因為輕的球頭除非原本就是要設定輕總重的球桿使用不然大部份球頭重量都會在195g以上.而日系球桿因為使用者大多揮桿速度不快,很多的球桿都會針對這類使用者去設定.球頭重量上也都不會太重,讓使用難度與操作性能提升.

 

Srixon Z-TX Tour限量版球頭這頭只有188g重,上面配上2個7g的配重螺絲.所以日後可以有8g的調整空間.因為它有三種不同重量螺絲3g, 7g, 11g. 而出廠配置為2個7g.我可以日後購買2個11g的螺絲進行調整重量去測試桿身的性能與使用狀況分析.而Srixon木桿在市場上也是出了名的遠距離.很多雜誌中的測試報告中都是前三名.這對於性能上的表現是有目共睹.所以這樣的球頭一定可以將桿身性能給發揮出它應有性能. 

 

對於握把上的使用,這次選用日本Iomic X-Revolution M60黑色握把與整個球桿進行搭配.Iomic握把是出了名的軟,它使用矽膠材質讓整支握把的握感達到最佳,但先前使用它很多的款式都產生一個很大問題就是太軟,很容易對握把產生磨損.這對於握把耐用度上就是一個很大問題. 而它的止滑性也只是一般,對於下雨使用的狀況也沒有特別好. 而這次選用X-revolution握把就是改善了先前Iomic握把太軟問題讓它的硬度增加不會讓磨損問題太快產生.在握感上雖沒有以前那樣軟,也比較類似現有人工橡膠的軟硬度.這次的測試也會對於握把的性能與操作上進行更細節說明. 

 

球桿規格數據

 

桿身: 無名,46t 250cpm桿身

 

硬度: L硬度,抗扭曲值/torque 3.5. 0.335”口徑

 

球頭: Srixon Z-TX Tour 限量版9.5度 P-420, 188g重, 0.350”桿頸尺寸

 

總長: 45.5”

 

總重: 286.5g

 

揮桿重量: C5.23

 

MOI: 2710g/cm^2

 

硬度頻率: 229cpm

 

握把: Iomic X-revolution黑色藍屁股握把,重50.5g,尺寸M60 R0.600”

 

看到這樣的規格,我還真的覺得要請一些揮桿速度不快與女性友人來進行測試會比較準些.而這也是在測試時會要請不同揮桿速度球友來測試.這樣的規格對我來說會太軟,球頭的移動可能無法掌握,導致使用操作此桿的穩定度問題. 但很多時候我對於球桿的規格數據都是以參考為主心態.很多沒使用過的球桿,桿身都需要親自去使用過後才會有比較扎實的想法與心得.數據大多會讓球友產省很多錯誤引導.所以當很多球桿與桿身千萬不要以數據決定它的好壞.加上這次所測試的桿身為高噸位碳布所製成的強化桿身.它的性能與受力反彈可是有很大的測試空間.

 

球桿客製基礎與說明

因為此次的測試是以桿身為主,所以在客製的角度以讓桿身產生最佳的性能表現與回饋為主.當球桿規格就會偏向以桿身為主的設定.球頭為420cc大小,外觀看起來比較像是一個饅頭.尺寸藏的還好.但如果這樣的球頭尺寸最好可以裝在45”以內.這會是最佳的使用與視覺效果.但因為這是要測試桿身性能,所以這樣的桿身如果客製成45”以內的長度會讓桿身的特性發揮上有點影響.最好能讓它的長度到45.5”以上.所以考量到球頭視覺效果,最後把球桿長度設為45.5”來使用.雖然看起來還是會覺得有點長但要使用克服這問題不會太難. 同時因為桿身的重量才47g未裁狀況,所以如果裝成45”以內長度會讓桿身的重量更輕,讓使用穩定度產生影響. 

 

以這樣的球桿配上才C5的揮桿重量,都大大減低使用操作性難度. 球桿總重不到290g的水平是很多日系高檔球桿的設定標準. 對於一些年齡超過50歲的球友來說這樣的球桿都可以讓他們輕鬆使用上手.這也是本次測試的重點. 球頭也是日系主要大廠的高端產品,對於習慣使用日系輕量化球桿的人一定不會有太大的使用上手難度. 而這類球桿長度也會比一般球桿要長一點,普遍在45.5”以上.這樣比較能發揮出這類球桿的優勢,讓球友可以輕鬆將速度給發揮出來,同時配上40幾克輕量化桿身與較軟的硬度把桿身的柔軟度與彎曲度給發揮出來,讓擊球的距離可以達到最大.

 

測試場地: 台北五股大X都練習場,球場深度有290碼,同時使用的球有單層練習球與比賽球混合. 本文的測試以雙層與三層比賽球為測試使用球.這樣比較能符合球友下場使用比賽球的狀況與結果.球場地型是一個小上坡,能充分看出球落地後的滾動性.同時場地會有不同風勢讓測試狀況更能符合下場條件.

 

下場測試球場: 北京陽光新貴球場, 北京天安球場, 北京麗宮私人球場

 

天氣狀況: 晴朗,吹逆風,空氣濕度高,會稍為影響到球飛行距離與飛行時間. 

 

氣溫約30~33度.

 

測試者: chien, 木桿揮桿速度96~100mph.鐵桿揮桿速度84~88mph.測試期間提供給5位一般球友一起測試,差點從單差點技術水平到20範圍.木桿揮桿速度與距離從80~90mph, 210Y~240Y範圍.年齡在45~55,以北京與台北球友進行使用測試.

 

此木桿進行了兩週6次的測試,所以我會以這幾次的測試心得整理過後所得到的一個結論.從今年開始我對於球桿的測試不再只是進行一次就對球桿下評論.因為在過去的經驗,我常常使用過3~5次後對新的球桿會有更多的了解與性能發掘.通常會有一些我在球具測試文章中所沒有說明與討論到的一些特性與優點.所以說從2011年開始我對於新的木桿不再搶快去進行性能分析的公佈,反而會進行3~5次的使用測試過後再進行評論.這樣我可以將測試球桿的真正性能完整的說明與大家分享.

 

同時這次我也將球桿帶到北京進行實際下場測試,也讓同組球友一起進行測試使用.我也會將其他球友使用過後的經驗與心得放在下面的實際測試當中. 以下就讓我將實際測試的心得與大家分享.

 

由於本次測試內容超過萬字,所以會分上下兩集進行發佈. 下集以實際測試說明為主.請期待...

 

chien, 洋梨高爾夫 & 高球庫 站長

 

本文在高球庫有更多的球桿照片,可以按此聯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