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Pear Golf 700-Chien 11度/Matrix Ozik 60M4 S硬度木桿測試心得!~中集

Matrix Ozik 60M4 S硬度

更多此桿照片都在以下聯結!
https://goo.gl/photos/sqD7tq5N8rEhFQ1Z7

中國讀者可到我的新浪微博中參考此桿照片.
http://weibo.com/peargolf

Pear Golf 700-Chien 11度/Matrix Ozik 60M4 S硬度木桿測試心得!~上集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pear-golf-700-chien-11dumatrix-ozik-60m4...

中集開始

其他的規格數據上看起來就還好.所以我大多可以從數據中去瞭解球桿特性,裝起來後心中對這桿子會產生怎樣的結果也大致有一個雛形.而從這些數據也可以瞭解桿頭,桿身與握把的特性.可以反推回去瞭解各個細節與零件.剩下的就是靠實際測試使用去將每一支桿子的特性程度進行分類.同時性能桿子每一支桿也會有不同的表現.打出去的彈道有怎樣的差異變化?球速?飛行模式?與落地滾動性?這些都是要進行區分與瞭解才能知道這樣的桿子或桿身屬於怎樣的性能?它與別的性能球桿有怎樣差別?找出每一支球桿的優勢與桿身特性是我主要的任務.這樣才能給大家一個比較精準的參考.

測試場地:台北新店碧潭練習場,球場深度有250碼,打斜對角的距離可以超過270碼的實際距離.同時使用的球有單層練習球. 本文的測試以單層球為測試使用球.單層球與比賽球在木桿使用效果上會有約20碼的距離差別.所以配合下場的實際使用數據進行整體的效果評估.
 
天氣狀況: 2015年3月的天氣是典型春天的.溫度也大致在12度到32度之間.忽冷忽熱且春雨也時常出現.對於試球桿來說就會影響到滾動性與飛行速度.加上霾害也佔不少天.這都對於球在空中飛行有一些影響.天氣的濕度上都會比較高.氣溫早晚溫差比較大.對於打球都要注意,對於球桿的使用與效果最好都要測試多一些時間,這樣才能得到一個比較完整表現.此桿也在深圳廣州兩地的球場使用.所以看得出在軟球頭的華南球場是怎樣的表現狀況,
 
氣溫約12~32度.測試者:chien, 木桿揮桿速度94~97mph.鐵桿揮桿速度82~86mph.
 
實際測試
這支桿子拿在手上確實感覺桿頭區塊比較重.相較於另一支TP6HDe的感覺來說,這隻光握在手上就會感到吃力些.雖然長度一樣,重量上反而這隻比較輕.但實際握起來感受桿子的重量比,這支就覺得比較沉.看來這桿身前端強化是相當明顯.而握把這塊感覺相對軟,握起來很舒服.真的就像握矽膠材質的握把一樣感覺.這點對於這支高揮重的桿子來說是相當舒服的地方.對於桿頭的噴砂霧面有一定程度減少反光的效果,尤其現在天氣漸漸熱起來,太陽也越來越大,下場打球對於陽光的反射有這個上蓋效果可以讓眼睛不會太刺眼.這也是我會改變桿頭上蓋由亮面為霧面的主要原因.同時霧面的上蓋也相對好保養,不太需要去上蠟擦光亮.一般把上蓋有髒的地方稍微吹一下或擦一下就可以了.整體這支桿子的感覺相當到位.顏色上是沒話說.不過還是要實際打起來才知道優缺.



1. 桿頭回饋 – 這塊我先前打TP6HDe時感受到不同的桿頭回饋,這次使用配上60M4時就與TP6HDe是不同.以60M4打出來的桿頭回饋是比較脆也響亮.主要原因在於桿身的前端比較硬且材質強度高,所以桿身前端是沒有啥彎曲度,直接把桿頭給彈出去.桿頭也就是能呈現出原本桿頭的真實聲音.鐺鐺的擊球聲相當響亮與扎實.打中球,可以感受到桿面的彈力.相當實在與爽!對於打中桿面非甜蜜點位置的反饋也是差不多,只是聲音上沒有太響亮,沒有得到太多桿面的共振效果差別.這就是甜蜜點可以起到的共振效果.以這個球頭特性,在於桿面材質優勢,可以讓擊球回饋更加感受彈性.你可以清楚感受到你打中桿面的哪一個區塊.而這個位置是否為甜蜜點?一打就知道.不會有模糊不清的狀況.





更重要的是回饋聲音是很清楚的判斷模式.這也是為啥我不想把桿頭的擊球聲音給降低.因為這就是讓使用者清楚感受到整個桿頭的聲音變化.純粹金屬的重擊共振效果.沒有加任何膠讓桿頭可以以最原始與簡單的方式讓你跟它互動.很多人都說這桿頭聲音太大聲.但這原本就是他應該要有的聲音.只是現在大廠都因為要配置球桿的規格原因下加了很多的膠在桿頭裡面.所以加越多越會影響桿頭擊球的反饋與效果.因為膠這個東西原本就不存在於桿頭裡.這個多餘的東西自然會影響到擊球時桿頭本身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變化.膠把撞擊震動的波與變形量都有效吸收,這對於效能傳遞上是減分沒有加分.這也是我的桿頭可以打得比其他對手更遠的原因之一.加一點膠是可以讓擊球震動可以避免掉一些過多的振動與不舒服感覺.但大廠是以大量生產為基礎,膠的放置通常會過多這樣對於組裝上比較方便.

這狀況就像一部車子如果載越多人它會跑起來更加吃力,也更為耗油.很多球友都問我說這個桿子打起來聲音太響亮了,不太習慣.但這原本就是桿頭應該要有的聲音.以前桿頭你說沒有配重螺絲設計,所以只能靠不乾膠這類東西來調整桿頭重量,進而設定成需要的揮桿重量.但現在有了配重螺絲後,為啥還需要加這些原本就不屬於桿頭的東西?現在的狀況不就像不該加的東西反而變成標準.而原本對的設定反而是錯.好像謊話說久了就是真的,而真正正確的東西現在反而是錯的!我的作法只是將桿頭原本應該要有的表現給還原罷了.當然我也有加3g~4g的膠在桿頭上,試著將擊球聲給壓低些,但這也都僅給一些朋友希望聲音可以稍微小一點的需求.膠這種東西可以有但不可以多.多了就會影響桿頭原本的效能與動能變化.這點是我極力想要去避免的事!





而對於這個桿頭的反饋完全跟我先前在原型版時的狀況一樣.這樣一比較後TP6HDe那支木桿打出來的感覺較相對可以把桿頭與桿身前端過多的震動給有效吸收.在桿身的表現上這隻桿身的細膩度就完全不及TP6HDe.所以擊球聲比較下,TP6HDe會很柔順也小聲多了.這點可以看出TP6HDe桿身在材質上的優勢,完全把震動給有效減低,整體聲音回饋更舒服與扎實.這也是我當初使用TP6HDe會覺得感覺完全不同於其他球桿與先前測試的原型版木桿.因為它太不同也舒服.這點就是使用好材質會給你傳送不同的聲音,感覺與效果.完全把價格與材料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所以說桿身我說主要是優化一支桿使用的效果與感覺.而這感覺就是它的價值所在.更重要是它不只可以改變整體也可以改變桿頭的回饋.它不見得會讓你打得更遠但它可以讓你打起來更舒服與完整性.這點就是我為啥要比較不同桿身在同一款球頭的變化.因為這些地方的不同產生整體回饋差也就是價值特性!





2. 桿身回饋 – 以先前我對M系列產品的瞭解桿身前端都會比較硬且沒有彎曲度.讓桿身前端可以保持硬直的特性不會產生過多的彎曲度,這樣讓觸球的效果,倒旋量與側旋量可以控制到最小.如此桿身的穩定度與效果就可以提升.而這次使用的經驗也確實如此.桿身前端的彈性相當顯著.可以感受到桿身中間的反彈,讓整個桿身前端有很大的彈力把桿頭給彈送出去.這點是它本身的特性與優點.但我覺得它做得過當.因為它彈送有點過多,容易讓球彈到左邊.如果動作不對,沒有讓整體轉動到位,關鍵在於你的肩膀的轉動沒有到位球就容易跑左或跑右.



桿身折點是中段,所以桿身一彈是把前端整塊沒有變形的區塊給送出去.才會感受如此明顯的桿身前段很彈得效果.

這桿身的反彈特性有點類似Veylix Roughneck桿身,這支Roughneck是專門解決會打右曲球的人.因為桿身會彈得比較多.讓桿頭可以把球給帶到左邊去.因為桿身前端也是像這支桿身特性一樣都是一樣硬直所以桿身前端根本沒有變化下只要設計折點的硬度稍微軟一點,這樣桿子在力量釋放時就會很快地把桿頭給談送到觸球點,而觸球後還會多帶球出去.我打這支桿子也比較多左曲球.當然如果我的右肩有往下轉讓我的桿頭是直線朝目標方向送出去這樣球會是直.但如果肩膀沒有這樣做,偏水平轉動,我的球就容易往左.所以簡單說這桿身需要相當穩定的動作去打出你要的結果.



十足提升使用難度!對於一般球友來說這樣的桿子打起來不會太容易.

這桿身在整個上下桿過程中,沒有太多的變化,主要的回饋都在於下桿時桿身前端的彈力效果.桿身中與後段都是沒有太多變化.所以也可以說它是一支很簡單的桿身產品.回饋上是沒有太多的變化,變化都在於桿身的前段反彈效果.但對於有速度力量的球友使用下,我的觀察可能會覺得桿身前端彈得太多,無法掌握適合的觸球點與桿身反彈的點.這就是這支桿身難的地方.除非使用這桿子一段時間才會比較清楚掌握桿身反彈特性與彈力大小.不然打下來球會怎樣跑還真的一點想法都沒有.這點我覺得以這支桿身特性有這樣表現是不對也不好.因為性能桿身的回饋要越簡單越好.這樣的難掌握下對有速度條件的人反而會不好控制球桿.以回饋來說適合的人對這樣的桿身反彈會複雜化下桿觸球的時間點.所以對於這塊來說我認為60M4是很糟糕的產品.我個人對這樣桿身太彈的回饋會導致我無法掌握好觸球時間點.會將動作節奏給複雜化!

本文未完,下集請點下方!

Pear Golf 700-Chien 11度/Matrix Ozik 60M4 S硬度木桿測試心得!~下集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pear-golf-700-chien-11dumatrix-ozik-60m4...

-------------------------------------------
更多此杆照片都在以下联结!
https://goo.gl/photos/sqD7tq5N8rEhFQ1Z7

中国读者可到我的新浪微博中参考此杆照片.
http://weibo.com/peargolf

Pear Golf 700-Chien 11度/Matrix Ozik 60M4 S硬度木杆测试心得!~上集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pear-golf-700-chien-11dumatrix-ozik-60m4...

中集开始

其他的规格数据上看起来就还好.所以我大多可以从数据中去瞭解球杆特性,装起来后心中对这杆子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也大致有一个雏形.而从这些数据也可以瞭解杆头,杆身与握把的特性.可以反推回去瞭解各个细节与零件.剩下的就是靠实际测试使用去将每一支杆子的特性程度进行分类.同时性能杆子每一支杆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打出去的弹道有怎样的差异变化?球速?飞行模式?与落地滚动性?这些都是要进行区分与瞭解才能知道这样的杆子或杆身属于怎样的性能?它与别的性能球杆有怎样差别?找出每一支球杆的优势与杆身特性是我主要的任务.这样才能给大家一个比较精准的参考.

测试场地:台北新店碧潭练习场,球场深度有250码,打斜对角的距离可以超过270码的实际距离.同时使用的球有单层练习球. 本文的测试以单层球为测试使用球.单层球与比赛球在木杆使用效果上会有约20码的距离差别.所以配合下场的实际使用数据进行整体的效果评估.
 
天气状况: 2015年3月的天气是典型春天的.温度也大致在12度到32度之间.忽冷忽热且春雨也时常出现.对于试球杆来说就会影响到滚动性与飞行速度.加上霾害也佔不少天.这都对于球在空中飞行有一些影响.天气的湿度上都会比较高.气温早晚温差比较大.对于打球都要注意,对于球杆的使用与效果最好都要测试多一些时间,这样才能得到一个比较完整表现.此杆也在深圳广州两地的球场使用.所以看得出在软球头的华南球场是怎样的表现状况,
 
气温约12~32度.测试者:chien, 木杆挥杆速度94~97mph.铁杆挥杆速度82~86mph.
 
实际测试
这支杆子拿在手上确实感觉杆头区块比较重.相较于另一支TP6HDe的感觉来说,这隻光握在手上就会感到吃力些.虽然长度一样,重量上反而这隻比较轻.但实际握起来感受杆子的重量比,这支就觉得比较沉.看来这杆身前端强化是相当明显.而握把这块感觉相对软,握起来很舒服.真的就像握硅胶材质的握把一样感觉.这点对于这支高挥重的杆子来说是相当舒服的地方.对于杆头的喷砂雾面有一定程度减少反光的效果,尤其现在天气渐渐热起来,太阳也越来越大,下场打球对于阳光的反射有这个上盖效果可以让眼睛不会太刺眼.这也是我会改变杆头上盖由亮面为雾面的主要原因.同时雾面的上盖也相对好保养,不太需要去上蜡擦光亮.一般把上盖有髒的地方稍微吹一下或擦一下就可以了.整体这支杆子的感觉相当到位.颜色上是没话说.不过还是要实际打起来才知道优缺.



1. 杆头回馈 – 这块我先前打TP6HDe时感受到不同的杆头回馈,这次使用配上60M4时就与TP6HDe是不同.以60M4打出来的杆头回馈是比较脆也响亮.主要原因在于杆身的前端比较硬且材质强度高,所以杆身前端是没有啥弯曲度,直接把杆头给弹出去.杆头也就是能呈现出原本杆头的真实声音.铛铛的击球声相当响亮与扎实.打中球,可以感受到杆面的弹力.相当实在与爽!对于打中杆面非甜蜜点位置的反馈也是差不多,只是声音上没有太响亮,没有得到太多杆面的共振效果差别.这就是甜蜜点可以起到的共振效果.以这个球头特性,在于杆面材质优势,可以让击球回馈更加感受弹性.你可以清楚感受到你打中杆面的哪一个区块.而这个位置是否为甜蜜点?一打就知道.不会有模煳不清的状况.





更重要的是回馈声音是很清楚的判断模式.这也是为啥我不想把杆头的击球声音给降低.因为这就是让使用者清楚感受到整个杆头的声音变化.纯粹金属的重击共振效果.没有加任何胶让杆头可以以最原始与简单的方式让你跟它互动.很多人都说这杆头声音太大声.但这原本就是他应该要有的声音.只是现在大厂都因为要配置球杆的规格原因下加了很多的胶在杆头裡面.所以加越多越会影响杆头击球的反馈与效果.因为胶这个东西原本就不存在于杆头裡.这个多馀的东西自然会影响到击球时杆头本身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变化.胶把撞击震动的波与变形量都有效吸收,这对于效能传递上是减分没有加分.这也是我的杆头可以打得比其他对手更远的原因之一.加一点胶是可以让击球震动可以避免掉一些过多的振动与不舒服感觉.但大厂是以大量生产为基础,胶的放置通常会过多这样对于组装上比较方便.

这状况就像一部车子如果载越多人它会跑起来更加吃力,也更为耗油.很多球友都问我说这个杆子打起来声音太响亮了,不太习惯.但这原本就是杆头应该要有的声音.以前杆头你说没有配重螺丝设计,所以只能靠不乾胶这类东西来调整杆头重量,进而设定成需要的挥杆重量.但现在有了配重螺丝后,为啥还需要加这些原本就不属于杆头的东西?现在的状况不就像不该加的东西反而变成标准.而原本对的设定反而是错.好像谎话说久了就是真的,而真正正确的东西现在反而是错的!我的作法只是将杆头原本应该要有的表现给还原罢了.当然我也有加3g~4g的胶在杆头上,试着将击球声给压低些,但这也都仅给一些朋友希望声音可以稍微小一点的需求.胶这种东西可以有但不可以多.多了就会影响杆头原本的效能与动能变化.这点是我极力想要去避免的事!





而对于这个杆头的反馈完全跟我先前在原型版时的状况一样.这样一比较后TP6HDe那支木杆打出来的感觉较相对可以把杆头与杆身前端过多的震动给有效吸收.在杆身的表现上这隻杆身的细腻度就完全不及TP6HDe.所以击球声比较下,TP6HDe会很柔顺也小声多了.这点可以看出TP6HDe杆身在材质上的优势,完全把震动给有效减低,整体声音回馈更舒服与扎实.这也是我当初使用TP6HDe会觉得感觉完全不同于其他球杆与先前测试的原型版木杆.因为它太不同也舒服.这点就是使用好材质会给你传送不同的声音,感觉与效果.完全把价格与材料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说杆身我说主要是优化一支杆使用的效果与感觉.而这感觉就是它的价值所在.更重要是它不只可以改变整体也可以改变杆头的回馈.它不见得会让你打得更远但它可以让你打起来更舒服与完整性.这点就是我为啥要比较不同杆身在同一款球头的变化.因为这些地方的不同产生整体回馈差也就是价值特性!





2. 杆身回馈 – 以先前我对M系列产品的瞭解杆身前端都会比较硬且没有弯曲度.让杆身前端可以保持硬直的特性不会产生过多的弯曲度,这样让触球的效果,倒旋量与侧旋量可以控制到最小.如此杆身的稳定度与效果就可以提升.而这次使用的经验也确实如此.杆身前端的弹性相当显着.可以感受到杆身中间的反弹,让整个杆身前端有很大的弹力把杆头给弹送出去.这点是它本身的特性与优点.但我觉得它做得过当.因为它弹送有点过多,容易让球弹到左边.如果动作不对,没有让整体转动到位,关键在于你的肩膀的转动没有到位球就容易跑左或跑右.



杆身折点是中段,所以杆身一弹是把前端整块没有变形的区块给送出去.才会感受如此明显的杆身前段很弹得效果.

这杆身的反弹特性有点类似Veylix Roughneck杆身,这支Roughneck是专门解决会打右曲球的人.因为杆身会弹得比较多.让杆头可以把球给带到左边去.因为杆身前端也是像这支杆身特性一样都是一样硬直所以杆身前端根本没有变化下只要设计折点的硬度稍微软一点,这样杆子在力量释放时就会很快地把杆头给谈送到触球点,而触球后还会多带球出去.我打这支杆子也比较多左曲球.当然如果我的右肩有往下转让我的杆头是直线朝目标方向送出去这样球会是直.但如果肩膀没有这样做,偏水平转动,我的球就容易往左.所以简单说这杆身需要相当稳定的动作去打出你要的结果.



十足提升使用难度!对于一般球友来说这样的杆子打起来不会太容易.

这杆身在整个上下杆过程中,没有太多的变化,主要的回馈都在于下杆时杆身前端的弹力效果.杆身中与后段都是没有太多变化.所以也可以说它是一支很简单的杆身产品.回馈上是没有太多的变化,变化都在于杆身的前段反弹效果.但对于有速度力量的球友使用下,我的观察可能会觉得杆身前端弹得太多,无法掌握适合的触球点与杆身反弹的点.这就是这支杆身难的地方.除非使用这杆子一段时间才会比较清楚掌握杆身反弹特性与弹力大小.不然打下来球会怎样跑还真的一点想法都没有.这点我觉得以这支杆身特性有这样表现是不对也不好.因为性能杆身的回馈要越简单越好.这样的难掌握下对有速度条件的人反而会不好控制球杆.以回馈来说适合的人对这样的杆身反弹会复杂化下杆触球的时间点.所以对于这块来说我认为60M4是很糟糕的产品.我个人对这样杆身太弹的回馈会导致我无法掌握好触球时间点.会将动作节奏给复杂化!

本文未完,下集请奌下方!

Pear Golf 700-Chien 11度/Matrix Ozik 60M4 S硬度木杆测试心得!~下集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pear-golf-700-chien-11dumatrix-ozik-60m4...

請中國高爾夫網站,尊重本站內容智慧財產權.勿未經洋梨高爾夫與高球庫同意下進行非法轉載文章!如想進行文章轉載需求,請與下面電郵聯系!

chien, 洋梨高爾夫 & 高球庫

本站新設新浪微博网?版:http://weibo.com/peargolf

手机版:http://weibo.cn/peargolf

qq帳號 : 2319995799

大家可加入我的粉絲團,我會不定時將新的信息與活動發怖在微博與Google+內.

Google+ 社群可加入[email protected] (與我聯系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