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球桿的靈魂 - "打感"!!

一支球桿有顯性的規格與表現如球桿長度,重量, 硬度,角度, 與顏色,但這些東西都是表面的資料,以現在高爾夫球桿並沒有一個標準規格在這些測量數據上所以說現在各廠的規格都是自我表示沒有一個依循標準. 加上球桿大量生產每家的球具規格公差範圍也是各家不同,這讓數據上的準確度產生很大的問題. 因為我經常要組裝球桿所以說要先測試球桿現有的規格數據才能做球桿拆裝.測量這些數據都覺得很多時後數據與球具上面標的數據真的有不小差距.這就是你所使用的球具,你真的不知道它的真正數據為何? 那這跟我們今天的主題有怎樣的關係?當然有關係,因為我們要先定義球桿的打感讓大家先了解,才能進行下面的說明. 上面所說的資料都是球桿可以測量出來的數據而球桿的靈魂這個名詞就是抽象是摸不到量不出來. 所以它的靈魂就是球桿的打感.打感也是你看不到摸不出而每支球桿的打感也會不同. 就算是同一個款式同一個硬度你也會得到些許不同處.而這個球桿對你的回饋是因人而易,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所以說當你在測試一支球桿不一定會得到與別人一樣的回饋感受因為每個人對於感覺是有不同程度的理解,而有不同是很正常,加上每個人本身的揮桿動作,揮桿速度與體型上的差異對於同一支球桿所測試出來的感受不同也是很正常. 讓我舉個例子來說明,你對於痛苦的忍受定義一定會與別人不同,就好像你看牙齒時,有些人需要使用麻藥來讓自己在補牙時減低痛苦但也些人就不需要,不是說不用麻藥的患者就不會痛而是他/她可以忍受痛苦的程度比需要使用麻藥的患者要強的多. 而所謂的痛苦指數就是身體給你的回饋這就是一個感覺不是可以用數據或儀器可以定義得出來. 

 

球桿有時候有做過修改後會產生不同於先前規格所產生的使用回饋,而這個感覺就會有所不同. 但這個不同只是程度上的不同因為只要球桿,桿身或是握把都是一樣的話那這個感覺的差異就不會太大. 我先來解釋一支球桿會產生出來的回饋需要有那些組合? 而這些零組件就是創造出一支球桿獨一無二的回饋. 

 

1. 球頭 - 球頭是一支球桿的引擎. 而你的球桿與球最直接的接觸就是這個球頭,然而這也是一支球桿給你最直接的回饋之一. 而球頭的回饋產生的最大關鍵在於桿面本身,因為它是直接與球產生撞擊回饋到你的雙手的最大物件.每一家廠牌所設計的桿面與材質,厚度與反彈系數都會有所不同而這也都會影響到在擊球的回饋. 這個回饋對於一支球桿來說大多是獨一無二.因為除了桿面的因素外還有兩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球頭重心位置與球頭重量會影響到球頭產生的回饋感. 首先讓我先說明球頭重心位置會有怎樣的不同回饋感產生. 因為球頭重心設計可以有兩大類一是高重心也就是重心位置在桿面位置會比較高(以桿面中心為標準), 另一個就是低重心,相對的它的桿面重心位置就會在桿面中心點或低於中心點.千萬別小看這位置落差會有什麼了不起的差別,這幾mm的差異就會讓球頭回饋有明顯落差. 基本上高重心因為它的彈道與起發角都會比低重心要來的低,所以說以擊球的回饋來說通常高重心的球頭會感受到比較多的接觸與回饋.也因為這樣所以你必須要有比較多的速度與力量去把球送出去. 低重心在擊球回饋上就會比較迅速,感受球的回饋時候上就比較短. 所以說需要比較多與球回饋的人可以選高重心的球頭設計讓球頭回饋上也比較多. 當然了如果你的揮桿速度不快的話選用低重心的球頭其實也會有不錯的擊球回饋, 因為你速度慢了對於與球互動的時間會比速度快的人要有更多一點的反饋.這也說明了球頭會因為使用者的基本條件產生不同的回饋.

 

再來說到另一個球頭回饋關鍵因素就是球頭重量,這是一個更為重要的因素會影響到每個使用者使用球桿的順手度與回饋感. 很多的工坊組裝師在調整球桿的揮桿重量就是以球頭重量或把重量調整放在桿身前端. 但比較重確的做法是在球頭內調整重量. 以球頭重量不要小看它,重量差個一克或兩克就足夠讓使用者感受到它的差異. 而球頭重量的標準必須要看使用者本身的揮桿速度,球桿設定的長度,與桿身的重量來評估. 這是沒有一個標準. 通常揮桿速度快的球友會比較對於重量上的差異有比較強的感受. 同時比較需要更細節的重量調整因為0.5g的差別可能對於使用的順手度與回饋有不同的感覺. 而這個差別我覺得要一個一個重量差異去測,不以是以揮桿重量為標準去抓對的球頭重量.

 

2. 桿身 - 桿身這塊就會比較複雜. 因為它不像桿頭那樣是直接給你的回饋,你比較容易了解到球頭的感受.而一般人對於球桿的回饋也都會比較偏向球頭的回饋為主,但一支球桿真正的靈魂不只是只有球頭而桿身才是最關鍵的零件. 桿身是一支球桿的變速箱,桿身不是只著重在硬度這個部份, 硬度雖然對於使用者的條件來說很重要但桿身的材質,結構, 與反彈點都會影響到整支球桿給你的感覺. 因為它會決定這支球桿的使用順手度與操控性. 有些時候硬度覺得沒問題但使用起來就會覺得力量好像會卡住或力量的注入與釋放上不是那樣順利. 還有好的桿身用的材質會比較好它的碳纖維的強度與磅數都會比便宜桿身要好.這讓你可以很容易讓你的力量能輕鬆的收放自如不會有卡卡的問題. 同時也因為好的桿身的細節度表現會更容易讓使用者感受到,對於操控上會更好. 你可以感受到球桿的移動,彎曲與反彈.有這樣的好處你更容易自我調整你的揮桿動作上有怎樣的問題, 然後進行自我調整.

 

桿身的回饋主要在於你在整個揮桿過程當中是否能順暢的讓你的力量融入到球桿當中,而桿身的彎曲度與反彈是它給你最強的感覺. 當在測試球桿時你會感受到球桿太硬或太軟就是桿身本身在你力量注入時是怎樣的桿身彎曲度表現. 太硬桿身的彎曲度不足讓你覺得桿身反彈太快也產生不足力量把球送出去. 這就會影響到球實際飛在空中的效能. 桿身太軟會讓彎曲度過大讓你感到球頭嚴重落在你的雙手後方同時在力量釋放時桿身的反彈速度太慢無法以正面的位置觸球導致打出去的球側旋過多. 通常來說好的桿身它通常讓使用者打不出它的硬度.比如你一般使用R的硬度桿身但在一些好的桿身上它S硬度或更硬你使用起來一點都不會覺得它很硬.甚至你一般使用S的硬度但你用好的桿身R硬度都不會有感受上的差易.就我超過7年玩桿子我測試與使用過各家廠牌的桿身就Matrix Ozik桿身在這上面是這樣感受. 硬度的差異沒別家的大,同時效果上的穩定性是最好. 別牌的桿身如果我用R就會覺得太軟且打出去的球亂飛.但Matrix桿身就算我用硬點或軟點它的穩定性偏差率也沒有太大. 都在可接受範圍.距離的差異也在10~15%左右.

 

所以說桿身是變速器也就在於這,因為它是能讓你感受到你能否駕馭此桿的關鍵,不是球頭. 你能否使用最輕鬆的力量就把球打的穩穩當當?同時它會讓你在使用上不會有受傷發生. 你能否打的好不是因為球頭而是桿身.

 

3. 握把 - 一般人對於握把都是不太重視,但它是與你雙手接觸球桿的主要零件,你能否輕鬆穩定的使用此球桿,握把的重要性是不可抹滅. 握把它會給你的回饋主要在於握把本身材質為主. 因為握把的回饋須要把整支球桿在揮桿動作中與撞擊順利藉由桿身傳為握把到你的雙手,這樣才能讓使用者有一個完整的球桿回饋. 而握把在這上面的作用就是你能否扎實的握住球桿同時感受回饋.而使用者的握力有很重要因素會影響到球桿的回饋,因為這會直接影響到握把材質的選擇. 一般握把的材質以人工橡膠為主,有些使用矽膠 (Silicon), 綿紗等不同的材質,而不同材質就會讓你對於球桿回饋產生差異. 當然了握把的粗細也會影響到球桿的回饋但主要的因素還是以材質為主. 通長握力不強的人使用材質比較軟的會比較容易握同時也能比較感受到球桿的回饋,而握力強的人不建議使用橡膠材質握把因為你容易把握把磨損同時不容易控制球桿.因為握力強的人比較能扭轉握把,所以握把的材質使用軟的材質就容易產生磨損與不好操控. 需要使用材質相對硬的綿紗握把會讓你更容易感受到球桿的回饋與使用操作上.

 

整體來說球桿的回饋是以上面三個主要組合物件所產生. 不是只有單單在球桿撞擊時給你的回饋這樣簡單. 也因為球桿的球頭設計與廠牌不同都讓球頭在回饋上有明顯不同. 同時也因為這些不同零件組合出來所得到的感受是唯一的.你很難能100%複製一模一樣的打感在不同的球桿上.就算是同一個廠牌球頭,同一家桿身與硬度,同一個握把組合起來都會有不同的回饋. 這也就是很多球友會放掉一支好的回饋球桿原因,因為他們會覺得新的可以更好但新的產品並沒有辦法了解你喜歡的回饋是怎樣! 你對於球桿的回饋是獨一無二,很難會有與別人一樣,可能會有相似但要一樣很難. 尤其是東方人因為先天體型與速度上無法與美國人相比但對於球桿的回饋要求與細膩度就相對高很多.以我自己為例,我對打感很要求但一但我組好一支球桿對於它的打感喜歡時我就不會再去調整它的規格與修改.因為我沒有把握調整後得到的結果會與先前一樣,因為以前有調整喜愛的球桿但後來就算調整到與先前一樣的規格打感也會因此而跑掉,感覺這東西是很難用工具把它具體化也很難複製.好與不好就在於每個人對於這個感覺的定義,一旦喜歡了就不要再改變因為這是唯一的很難再找到.可能創造出類似的打感或抓出你喜愛的感覺範圍但無法100%一樣. 所以一支球桿的靈魂就在打感回饋上.

 

chien, Golf Garage & Pear Golf站長

本文在Golf Garage的聯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