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如何建立你個人的球具規格需求與喜好要求?

 

做為2011年的第一篇文章,我選擇一個簡單與基礎的主題與大家分享討論. 雖然說這個主題不是很專業或很艱深,但它確是建立自我對於球桿觀念與知識的基礎. 如果你自己都對喜歡的東西,項目與要求都無法自我表達,那無論你與組裝師或是球友討論時你都很難清楚自在的敘述你的球具是如何幫助你打好球或是打壞的狀況. 因為我每個月都會接到球友們的一些諮詢電話或是郵件,而我發現很多時候大家都很難把自己所面對到的問題與球具狀況敘述清楚,所以我需要詢問一些基本資料進而得到我所要資訊來了解問題所在,然後才能進一步提供我覺得可行的建議方案.所以說我希望大家都能用本文所建議的方式來自我檢驗與分析自己本身揮桿與球具規格, 這樣比較能讓球友了解自身狀況. 

 

 

 

一般來說高爾夫有兩個主要的關鍵構成這個運動,一個就是人本身,另一個就是球具/球. 所以說在我們要進行了解一個人的狀況與問題的時候就必須要了解到使用人本身的狀況,條件,與特性.另外就是球桿本身的規格,特性,款式與廠牌等. 這些資訊是最基礎的資料,而這些資訊是死的,只能得到一個大概資料. 然而問題確是活的.怎麼說? 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條件, 與球桿規格都不同,所以你會有的問題如打不直或打不遠,在別人可能都沒有,而別人有的狀況你可能不曾發生過,這就是所謂的問題是活的. 而今天的文章就是讓大家知道你自己如何檢驗自己從基本規格,身體條件,到問題敘述與整理.我們會分類與列點式的讓大家一個一個了解進而大家可以自我評良與測試得到一個整體的結論與資訊.當你能很從容自得的去討論你自己現在打球狀況與球具細節時你已經比其他球友要更顯專業,而不只是球友同儕間的討論,當你與客製師也好或是組裝師在進行球具改裝與調整時都能很清楚明確的說明你的要求與問題條件,這無形中可以讓專業人員很容易協助你進行球具改造與調整. 或是讓一些專業水平不足的工坊師傅更顯專業條件不足客戶的狀況. 所以要自力自強讓自己有基礎的知識才能與別人自在的交流以得到別人的專業評價. 

 

 

 

首先球友要先了解自己, 因為這部份是最簡單也容易. 以下要點就是你需要自我檢驗然後放在自己的高爾夫簡歷中. 

 

 

 

自我條件說明

 

 

 

生理資訊 - 年齡, 體型,  身高, 體重, 手掌大小與厚薄, 手長等, 這部份自己可以得到.

 

揮桿動作的節奏 - 自我使用數位相機進行攝影了解自己本身的揮桿動作的速度. 基本上可以分為,整體順暢, 整體快速, 整體緩慢, 上慢下快,上快下慢等. 最好要有自己的揮桿動作影片這樣自己可以知道自我揮桿狀況與細節. 

 

揮桿速度 - 這點不一定需要一定要專業數據,只要抓個大概就行,如果朋友有人有進行測試得到數據值你只要以他的速度當標準去檢驗就知道你的大概數據值. 

 

開球一號木桿距離 - 一般來說不要以你在練習場所得到的距離來當做數據標準, 因為在台灣,中國與香港的練習場所有練習場使用的球都不是很好的球,至少你下場打球的比賽球一定比在練習廠中所使用的球要高級與性能要更好,而練習廠中絕大部份都是使用單層練習球,這種球本身的硬度比較軟,後旋量產生比一般雙層比賽球要多,所以說你在練習廠打出的距離一定會比你在球場中要短,以木桿來說,通常短20~40碼是很常見, 速度越快的話距離落差就更多. 另外就是練習場當中的碼數大多有灌水的問題. 還有就是一些在市區的練習場距離不夠都會有網子擋住, 所以說你如何要抓出一個你開球距離就是以你下場通常都可以得到的一個平均距離來看.

 

 

以上是個人要自我檢驗的項目,這些數據都不難得到,你自己都可以測試取得. 在認識你自己本身的狀況,條件後我們需要更進一步對你的球具進行了解,這樣你才能了解你現在的工具是一個怎樣狀況,這些資料不是簡單的看你球桿上的硬度或長度,我們會讓你自我用一些簡單的量具了解你的球桿真正的數據. 

 

 

 

球具規格: 

 

 

 

球桿規格 - 這塊可以看球桿上面的數據如長度, 重量, 揮桿重量, 硬度. 如果球桿上面沒有數據,你可以自己去五金行買一條皮尺有英吋與公分,然後黏在一條至少120cm,或是48"的長條上,這樣可以自我測量球桿長度, 另外球桿總重, 球桿的款式, 廠牌,球頭角度,  桿身硬度,桿身廠牌,桿身款式與硬度,握把材質(綿紗或橡膠), 握把廠牌. 如果你的球桿有自行進行客製與調整桿身或是握把,你也需要進行記錄與說明更換的產品款式與規格細節. 這樣的調整都會影響到你日後的使用或是擊球問題的討論. 很多球具規格如果沒有放在球桿上面,大家可以到球桿的廠商網站中得到明確球具規格表.

 

擊球問題產生 - 這塊是針對你現有每一支球桿使用時所發生的狀況,與敘述你問題.如果使用沒有問題的球桿就不需要進行說明記錄. 而我們可以將擊球問題歸類為以下幾個狀況,大家只要看看是否有這些問題進行記錄或是注明你本身有的狀況. 

 

- 距離不夠

 

- 彈道太高/太低

 

- 回饋不好

 

- 球桿回饋太硬/太軟

 

- 球落地不滾/滾太多

 

- 球桿不容易操作 (球桿太長或太短)

 

- 打不中甜蜜點 

 

- 球的側旋過多產生slice (右偏), 或 hook (左拉)等問題

 

- 球桿太重/太輕, 使用起來太吃力或是無法感覺到球頭移動等

 

- 手常起水泡或是身體某些部位常會覺得痛?

 

- 握把握起來不舒服,太軟,太硬,太細,太粗,太滑,太黏

 

基本上可以將問題規類成上面要項,如果你的問題不在上面當中可以另外注明. 

 

 

當完成了上面的自我條件與球桿問題檢驗後,你是否已經對自己在高爾夫上有一個新的認識與了解? 你已經不再是一個一般性球友只會討論表面的東西,你現在對自己與球桿有更進一步了解, 也可以對球桿與你自己的狀況清楚說明,那接下來就需要將個人打球履歷表延伸到另一個領域就是個人對於球具喜好的建立! 在過去的客製與球友問題交流當中,我發覺到或許有球友可以對自己的球技,球桿,球經侃侃而談,但對於一些問題確很難明確的形容,而當問題無法很精確了解專業人員就很難提出解決方案來改善現有問題.而歸根究底的原因就是這些問題都是因人而異,問題的產生與個人的需求有很大的關聯,而要先了解個人的喜好條件才能對証下藥找到問題所在進而把它解決,而接下來本文的另一個重點就是協助大家"建立個人喜好與對於球具需求的明細"!!!  能明確的知道自己要什麼與建立需求才能得到或找到能符合你要的產品與服務.這樣才是讓你與一般球友產生最大的差異進而成為一個更為專業的高爾夫人. 以下就是我針對你如何找到合適喜好項目的說明.

 

球具喜好項目:

 

  • 性能部份 - 這是以針對打出來的一些結果要求. 在這塊有以下幾種要項大家可以參考.

    - 距離要求

    - 彈道要求

    - 球速要求

    - 落地的滾動性要求
     

  • 回饋部份 - 這是以你與球桿的互動感覺為主, 在擊球當中從上桿到下桿再到收桿,你在使用球桿時,不管是擊球的瞬間球桿給你的回饋是如何?你需要去了解. 因為這是為了建立起你對於感覺是如何?同時也是將感覺具體化的要素.

    - 桿身回饋 : 桿身在上桿,下桿,到收桿,它給你怎樣的回饋? 是否會覺得順暢或任何的感覺在桿身的力量注入與釋放? 

    - 球頭中球回饋 : 這塊我想大家都不會覺得困難因為大家都可以在中球的瞬間感受到球桿給你怎樣的回饋, 如果你有不只一支球桿的話或是常去測試不同球桿,那你會感受到不同的回饋.因為每一個廠牌的回饋感一定會有所不同. 這也是你要去了解你自己喜好回饋感在那?

    - 握把的感覺 - 這塊你需要去感覺你在操作球桿時握把是否給你太硬,太軟,太細,太粗或太滑等回饋,這也是你需要找出那種握把會是對你來說最佳的握把.
     

  • 操作部份 - 以操作來說是一個整體的使用評估.  你要對於使用的球桿有一個整體操作的喜好標準與評估要項,這樣你才能了解我喜歡的球桿需要有那些操作要求. 這塊是很多客製師,技師,或組裝師所忽略的關鍵. 

    - 易打性 : 當你在操作這支球桿時你是否很容易使用它,它是否讓你很容易打中甜蜜點? 要不就是使用它你就能更加有自信? 這都是評估此球桿很重要的因素.

    - 穩定性 : 上面是你是否能輕鬆打中甜蜜點,但這塊是以球桿你每次使用它在不同狀況下是否能穩定的打出你要的距離,彈道,方向等要求? 不會在練習場打起來像條龍,但下了場就變成蟲! 這塊是很多中低差點的球友最常要求的項目,因為你要讓你的球技提升起來,不只揮桿要穩,球桿也需要有同樣的穩定度這樣打出來的結果才不會亂了套. 而這邊的穩定性你要去評估的狀況是你不管在各種地型,天氣,與揮桿狀況下,球給能怎樣的表現出來? 你需要先把人的揮桿動作給排出掉,純粹以球桿地角度去看才是正確. 如果說在各種狀況下使用都是差不多, 那它的穩定性就是不錯. 那如果說這支球桿只能在無風與雨的平地上用那又不是很好的球桿. 那表示它的抗風性, 彈道, 滾動性都是不會太好. 總而言之你需要看的是整體的使用狀況去評估球桿的穩定性.

    - 失擊傷害 : 一般來說我們不可能揮桿動作都很穩定,每次都能穩穩的打中甜蜜點,就算是職業選手也一樣.所以說在這邊我們需要了解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是如果當我們這次擊球沒打中甜蜜點時那傷害會怎樣? 是救不回來罰桿嗎? 還是在長草或樹林,有機會可以救回來? 如果說一支球桿都只能在你揮桿很穩定下才能送出甜蜜點,這在現實當中是不可能,而我們就需要對球桿的最差狀況了解, 才能知道當我們狀況不好時球桿也能幫我減低損害. 而非甜蜜點也不會讓你的方向,距離有太大差異才是一支好球桿. 

 

以上就是有關對於球具你需要了解的要求與喜好項目. 它們都不難只是沒人用這樣有系統與條理分明方式讓大家了解這當中的原因. 你或許每次在使用新球桿也都會多少對上面這些項目進行評估但如果要你明確說出來你喜愛的原因? 可能沒人能有系統且條理分明的整理說明出來. 因為大部份人都會說這支球桿的距離怎樣? 彈道,中球感覺, 好不好打? 但這只能說是整體中的幾個部份,只依據這些資料要找出適合你的球桿還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 可能你或許會問,那一些工坊的技師也就問我這些資訊,而我也是這樣說他就能幫我建議或組裝球桿! 那我要說的就是,他組出來的東西你是否滿意? 當你有機會嘗試到其他技師所配製出來的球桿時是否會覺得有更上一層樓的感覺? 球桿我想不管怎樣的球桿每個人都能打只是要花多久時間去適應它? 要用怎樣的動作去配合球桿? 但如果是這樣我想是球桿在打你不是你使用球桿.所以說才需要個人化客製球桿. 當你能對你自己所需要東西有條理的說明與提出要求,同時也能將自己球桿與揮桿動作說明清楚,這樣就已經是很專業了.如果這樣的資訊還無法讓客製師組出一支適合你的球桿,那就是他的專業不足與深度不夠. 而千萬不要認為客製師一定比你專業或比你懂,現在市面上的開店技師沒幾個有真正基礎物理學知識,球桿專業,專業儀器, 更不用說對相關產品的了解. 他們只是銷售員, 他們只想要賣你東西,不會管合不合問題. 反正把東西裝起來是支球桿就行,你用過後覺得不行就說你動作姿勢問題, 要不就是把問題推給一些不相關的因素上.

 

所以說在決定要客製球桿或選擇適合產品(桿身,球頭,握把等)前, 你需要多了解工坊技師的專業水平與級別. 尤其是那些連球的不會打的人就別想要從他那邊得到一支絕世寶刀. 或是跟你說一些產品的規格數據 (很多數據是你這輩子第一次聽到的名詞), 因為他根本沒有試過新的桿身,握把,或球頭,他壓根就不知道這個新產品能如何表現出不同於現有產品的性能差異. 你問它這數據是什麼?他只是跟你糊謅一通因為你也不懂. 他只是照本喧科看圖說故事罷了. 不要被這樣的人給唬了. 因為真正懂的人是能用最簡單的方式解釋給你聽什麼是MOI (Moment of Inertia), Torque, launch angle, spin rate, spine....等. 這是很簡單與基礎物理學. 

 

希望上面的資訊能對一些想多了解球桿的球友有實質幫助.  如果大家還有其他問題也都很歡迎可以跟我聯系或是email給我. 花時間了解球桿不會讓你花太多錢但你如果找到錯的技師讓你買到不適合的產品那可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了. 多一分準備也是多一分保障. 

 

chien, Golf Garage & Pear Golf 站長

本文在Golf Garage中的位置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