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所有

美国公开赛设置了非常多球迷看台,有些球迷看台的位置非常好,可以看到好几个洞。在球迷看台坐上半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看到的风景比较单一,不过能看到的一组组球员基本都是大腕啊,比如前两天分组,韦伯-辛普森、麦克道维尔和杰夫-奥格维刚过去,接着又来了埃尔斯、福瑞克和卡布雷拉——这两组的六名球员全部赢过美国公开赛!

下桿速度必須要是可掌握與控制的一個因素.如果因為下桿速度過快就會產生你無法控制你的桿子與手臂跟身體主軸的轉動協調性.而這個問題就會延伸到本文的主題,桿身重量上.因為當你的下桿速度快你就需要有一個桿子讓你拿起來或用起來可以跟你的速度有一個平衡性或是抗衡能力.這樣才能制約你速度過快產生無法控制的狀況.這也是我們需要對於桿身的重量有一個正確的選擇不是選用輕就是最好.因為輕的桿身就讓你下桿速度無法得到減速或對身體力量沒有達到制約的效果.

對我來說或對大家,如果你對自己動作不懂得問題所在也無法看自己的問題就不算一個專業球友.因為動作都在人,要打好球人就必須要有一個基本水平,而對於動作如果瞭解不深下你要求好求精就根本不可能.很多球友可能都知道自己動作一些問題但你實際看你自己的動作錄像後你會發覺問題比你想的要嚴重,或是問題更多.這就是把你自我給拉出來從一個旁觀者角度去看與分析你的動作才會更清楚狀況.

高爾夫的下場狀況來說,球場設計不會為我們而改變.球場的長度有分不同的開球台而不同.但對於球場距離來說多半都是最好設定難度的一個選項.所以當我們打的球場設計與難度都是可以掌握與固定的話那自然就要從個人與球具上下手.才能讓我們下場打球可以發揮自如與輕鬆面對不同挑戰.所以說對於最遠距離的第二桿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與策略.現在的球道木多半都是大家在第二桿裡最遠的一支桿子,但就算這樣的距離來是不如一號木開球來得遠.所以我才會設定第二桿得最遠距離就是至少要跟你開球一樣的距離水平才能讓你在第二桿就算打不好也可以有機會起死回生.

阿瑞雅之所以不用1号木,与她的击球距离是分不开的:本赛季她的平均开球距离267码,可以在LPGA排名第16——要知道,很多情况下她都是用3号木和铁木杆开球的。无独有偶,2013年英国公开赛,米克尔森在比赛中也没有带1号木,最后他靠着3号木和长铁杆赢得了冠军。之前一个月在美浓球场举行的美国公开赛,老米同样没有带1号木,他的成绩也相当出色,最终获得了并列第2。

我現在基本鐵桿帶到7鐵7鐵後面就是用鐵木桿21度和球道木18度,15度兩隻來根據距離需要進行進攻.所以你的鐵桿不再是每10碼一隻.你會以100~150碼有兩支桿子來專攻,150~170有一支桿子打, 180~230有兩支桿子來打.你的Game就變得簡單多了,當你在球場上打球時縮短你選桿思考的時間,因為你能用的可能就只有那一支桿子,你必須思考與專注怎樣把它打好.要怎樣打等問題.這種策略最適合差點在15以上的球友.你的差點在15以內的人需要更精準地對距離的掌握同時判斷外在因素對距離的影響.也就是說,更多層面在非人為因素上的分析與觀察.

這桿子雖然有它的問題也就是桿頭回饋上沒有日本鍛造鐵桿頭那樣好但我上面也有分析到當這塊你可以做出一點犧牲或打點折扣.你肯定會在其他區塊得到想不到的補償或是效果.這桿子不是面面俱到的一款產品但它的優勢是顯而易見.很立桿見影的產品.說到售價,這也是它的優勢之一.因為桿頭是消耗品,所以產品價格貴的話一段時間就要更換下就會讓你覺得心疼.但要效果就要對桿頭的磨耗進行定期更換才能為此效果.而這產品至少讓我更換時不會覺得心疼也樂意更換.

這桿身可以很清楚的感受桿身的受力彎曲與彈性.就算在這種小幅度的揮桿過程都可以感受扎實與明確.這種桿身回饋好像打碳纖維桿身那種彈力與效果當然彈力效果會比碳素桿身要強多了.所以我還覺得這桿子打起來挺好的原因也在此.因為桿身可以讓我把桿頭這塊的回饋給忘掉.或是說桿身彈性可以補償桿頭這塊的回饋.所以整體打起來這桿子回饋還算不錯.

如果你喜歡日本鍛造那種軟綿的手感,這絕不是你喜歡的產品回饋.我說過這個桿頭不是走日本鍛造那種極致手工產品風.它走美系的外觀突出,桿面表面紋路與凹槽.手感很像Titleist Vokey挖起桿.它要求桿頭效果與外觀搶眼.手感是他認為可以犧牲的一塊.對我個人來說我只能說手感不是絕對,我也不是那種桿頭手感至上的人.因為它的售價不貴,相對於日本鍛造球頭一個藥6000~8000台幣/1200~1600人民幣來說這算是友善.這桿頭的售價在4500台幣/900人民幣/150美金.我只能說這樣的價格我可以把手感給犧牲掉.一分錢一分貨!

我個人最愛的鋼管桿身就是Tour issue DG S200.就算是挖起桿我也是一樣用它,它打出來的距離與穩定度都是鋼管中的第一.你會認為用輕一點的桿身可以得到更好的距離,錯!就我個人的經驗測試了很多不同重量的挖起桿,但只有這款桿身得到的距離效果是最棒.因為桿身的強度與能量傳遞都是最好.反而是重量輕的鋼管(低於100g)會比這桿子打出來的距離要短,而且還短不少.以40碼內的短距離切桿來說,輕的鋼管桿身會短3~5碼距離.

這桿頭表面處理,有兩層的霧面噴漆銀色處理,看起來很舒服但不失其質感.這也是我會想要用的原因.我也用了不少球桿,對於球桿的外觀設計一直都認為美系的產品要優於日系產品.這種產品就可以看出差異.這個挖起桿本身是CNC出來不是鍛造的桿頭.桿面也是自動铣出來的紋路與凹槽.算是完全自動化的產品.有別於日本的手工研磨鍛造桿頭.這款產品真的就是全自動化下的產品.桿頭的材質為8620碳鋼.桿面的紋路很多,除了桿面凹槽這些設計外還有表面的紋路以增加觸球時可以把更多球的表面水分給帶到桿面上來以提升摩擦力.

有些人尤其是技術水平不高的球友都會害怕去表達自我想法尤其在球具這塊上.因為覺得自己技術與動作不好所以對於球桿的表現與經驗都不敢去分享.其實這樣的想法都不對因為桿子不會因為你的使用而改變它本身的物體特性.所以對於球桿的表現你我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與經驗.但會感受到類似的東西出來.

通常你使用這類寬的握把尺寸時,你的桿子可能需要配上比較高的揮桿重量.因為你用手掌容易握桿同時也容易發力來推動球桿.如果你的推桿本身的重量感不夠明顯就會導致你握起桿子來不好掌握桿頭整個上下桿的移動路徑.對於推中短距離的狀況就比較容易出錯無法掌握好觸球的桿面方向,力道或角度.會提到這個問題主要在於現在市面上的推桿產品大多都不會有太大的揮桿重量.尤其當你換了寬握把時,你會更感到桿頭的重量不足這個問題與整體推桿重量變輕.

很多人知道山德洛斯基,大多都是通过他近乎变态的各支球杆击球距离. 不过,老天爷是公平的——打得远不一定打得好,两次世界长打王锦标赛冠军山德洛斯基,此前一直无法进入顶级巡回赛。“人们认为你只要打得远就一定能打出低杆,不过最终你还要以把球打进洞作为衡量标准,”曾在比赛中打出445码的山德洛斯基说,“很开心现在我能向大家证明,我不仅可以把球打得很远。”

我欣賞Stenson那種果決與勇往直前的態度.他決定要打的球都很快也很果決.但相對Mickelson就是那種前思後想往往到最後一秒又決定要換桿子.所以對於這種緊張比賽下,Stenson就相對簡單.他想好目標毫無反覆的專注執行.這點在他的推桿上看得更加明顯.記得以前看Stenson打球就很快節奏.他基本決定要打的就直接拿桿子沒兩下就把球給打出去.這種人的果決心,執行力與專注力更勝他人.或許他的動作沒有老米那樣順暢但就算結果差他一點但他還是可以在別的地方給翻轉回來.

很多球友平時不習慣保養清潔球桿桿頭凹槽.我看很多人的鐵桿桿面都有積累一些砂礫或污穢東西.這樣的狀況對於你下場打球一定會有影響,會讓應該要產生的倒旋量不對,觸球產生的角度方向都會影響到.當然現在很有多的產品可以讓你更換這些不同的零組件,但更為重要的是你要去感受到桿子在不同時期給你的反饋與效果經驗.這樣你才能知道何時應該要更換你的球桿?或是說應該要更換哪一個桿子部位以維持以往擊球的效果與感受?

用這桿子無形會讓動作節奏與速度力量加快.才能產生桿身彈性,但這樣多了就會把動作節奏給改變.對於其他球桿使用就會影響.這也是我在用新的桿子如果桿子特性與我的動作不合時,我就比較少用,以避免桿子影響動作一致性.看這桿子的規格其實跟我其他桿子差不多但就是讓人感覺不可褻玩焉!桿身的不友善,規格也還好,只有S硬度,桿身重量也不會太重,可是實際用起來就不好打.因為桿身整體的設計與結構都走硬底子.一般人除非先天條件不錯,後天動作也穩定不然用這樣的桿子沒有一定水平真的只能把它擺在球包當避凶擋煞用!

Loop的桿身相當有獨特的風格,簡單說就是針對有速度力量的球友因為它們家的產品都偏硬,由於使用桿身強度高的碳布,所以得到的桿身特性都比較好,相對於桿身的回饋這塊就是它們比較弱的一環.因為其他品牌桿身也使用高噸位碳布但做出來的桿身會比較有韌性與彈性感,這就是技術這塊的差異.因為Loop就是以前Crazy桿身的技術人員出來開的公司,所以產品的特性還是保留原本Crazy的風格.應該說Crazy桿身的DNA都轉到TRPX和Loop這兩個品牌去.

這個桿頭打出來的回饋沒有另一支超標RD-101的軟.可能因為桿面的厚度增加還有桿身的強度要比另一支Fujikura Platinum要更高,導致整體打出來的桿面回饋就比較硬一些,但當打到桿面甜點這塊還是可以感受到桿面的軟度.只是相對來說這塊的表現就沒有太突出.無法讓多數球友知道這SAT2041鈦合金桿面的特性與優點.只能說亮點這塊還不是太突出.擊球的聲音也偏小,啪啪的聲音不是金屬撞擊的振奮感.這塊也是讓我有點失望.打下來的感覺真的覺得這支桿子的桿頭回饋好像弱了一個層級,不如另一支的好.

Loop產品風格都是比較粗獷,喜歡的會愛上這種粗暴的效果,但對於桿身喜好偏傳統風格的球友來說對這樣的桿子多半打個兩下就會放下.這是我觀察一些球友使用這桿子的經驗.不過我也認為Loop本身就是走小眾市場,跟當初Crazy的風格與市場傾向是一樣.它們主要針對會打球且有力量的球友為主,把產品的質量與特性給發揮出來.不會做出那種模擬兩可的產品讓你會覺得這桿身好像在哪個品牌的產品有類似的感覺或效果?不會!

Loop桿身在日本算是新的品牌上市到現在不到三年時間,所以產品也相對比較少,而它們主要是以前Crazy的技術人員所出來開創的新桿身品牌,在技術上我只能說跟早期的Crazy產品相當類似,或是說一樣的特性與回饋.對於他們現在的Prototype 系列桿身BW, CL, HD這三款桿身我都實際使用過但對於它們的實際經驗還是覺得缺乏些核心.因為這些桿身都使用高噸位碳布,桿身強度上都沒有問題,用起來得到的倒旋量低,球速快,效能高等特性

茲卡病毒問題說實在就是一個藉口但更因為巴西現在本身國內問題造成很多選手不想到那種環境去比賽.這些明星選手身價不菲,就怕到那邊有什麼閃失或意外的.巴西為了辦這次奧運花了不少錢但對於這種國家辦個奧運應該不是問題但對巴西就是個問題.本身國家產能與動能就不高.加上政治不明貪污嚴重.所以現在看到奧運快開始了還有很多場館都還在趕工.也實在說不過去.

四肢上的耗損其實不在於體能上的問題而在於彼此的協調性.很多時候你再打到下半場的時候往往很多球都打不好,你覺得我的體力沒問題但就是身體控制不好讓擊球無法照前半場那樣順利與輕鬆.這都出在於你身體四肢的協調能力.因為打球不是只是去打這個動作,而是要利用你的腦去控制四肢的神經去執行你要的任務.會打不好往往都是因為精神力不集中或是大腦累了對於四肢的控制與四肢的協調能力無法像先前那樣運作順暢.

在夏天打球.也沒打多少桿但就是打不好或是動作發揮不到位.我說這都是因為你的身體一直在運作,夏天不比其他時節,你的身體的體內要調節溫度也要對你的打球指令進行執行.尤其在大太陽下打球這種事你的身體會耗費很大的能量在運行.想想這種狀況你需要讓你的身體盡可能地減少壓力,減少讓你使用這些球具的壓力與能量.這就是我這篇文章的核心.當你的桿子可以讓你打得輕鬆,不需要很發力就可以把效果打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