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球具評估

我是用SP-700鈦合金桿面.因為這款的擊球聲最好聽,金屬的清脆度最高.得到的擊球聲共振度最高.這點是6-4鈦與DAT-55鈦所沒有.同時SP-700鈦有別人所沒有的韌性感.也就是觸球有更多的彈性回饋.其它的鈦合金桿面都很脆,擊球的共振效果也沒有SP-700要好.然成本高一些但對於要求產品的質量與效果,我對於這塊是以更高的要求為設定基礎.

日本很多球頭尤其小廠的木桿球頭都走高反彈係數,但能否打出更遠的距離?不見得,因為我的使用經驗在於我開發自己產品的動機.它們有太多不成熟的設計問題與結構矛盾在.對於材質上,日系小廠的產品絕對可以說它用得最牛.這也是日本人在這塊稱霸的原因.但如果只單單說材質就可以得到更好的距離那球頭設計就簡單多了.我只能說,很多秘密都在細節中,尤其是看不到的地方更是要下功夫的關鍵.

這球頭我從第一支桿子的測試篇的就開門見山地說,它就是給有揮桿速度的球友,走性能導向.而這樣的桿子你以力學角度看時,當你的動能與人重量是固定,轉動半徑(轉動的形狀)越大時,轉速就變得慢.這就是我對於長度是會有一些看法與堅持.這都是從科學的角度去分析與設定,可不是說我刻意要跟市售款球桿產生差異性.要讓有速度力量的人可以更輕鬆去操控球桿,你的桿子要更短去照你要做的事去做.這就是力學原理.

Matrix近6年來的產品我覺得比較適合一般球友使用的就是這款RUL.其他M3, X3, Q3等產品的特色比較明顯也都適合有點揮桿速度的球友使用.還有近年的Reign, Velox等都算比較偏美系桿身,只是它們有設定不同桿身重心的款式,讓使用者有更多的選擇.但這些都是對工房技師來說比較有用,一般人對這樣的桿身設計上比較難了解差異.

以一位球桿訂製師角度來說,一支球桿最關鍵是要看它的球頭重量,桿身特性與長度.這三個因素都會直接影響到球桿的使用操作,性能結果與回饋感受.我不太以現有技師方式去做球桿,大多以力學角度去進行.所以數據對我來說意義有限也影響有限.做球桿需要有強大的物理學與力學角度去思考,不能照標準模式做.因為球頭,桿身與握把的設計或發展都是以物理學與力學角度基礎.對這些區塊與領域所知有限就無法將球桿的核心與基礎給發揮出來

這回會裝上Matrix RUL這款桿身的原因.因為它的倒旋量中,不是低,彈道也是中,應該可以讓我打出比較高一點的彈道.目前為止所有的桿子打出來的彈道都是低,所以我想要去看看不同桿身能否對於彈道高度有一些改變.對於球頭特性經過前面6支桿子的測試已經嘹如指掌.而不同的桿身特性就是讓它得到不同結果的範圍!

我只能說這支桿子的球頭也不錯桿身也是讓我最欣賞的一塊.但組起來就沒有1+1等於2或大於2的效果.主要的問題在於規格設定.這會有很大的差別.這也是目前坊間工房訂製出來的桿子最大的問題.選的產品都不錯,但組起來就是沒有預期的好?這就是球頭的規格選錯,桿身的重量與硬度也選錯.然後整支球桿的設定規格也都錯誤.才導致最後的結果不為人所接受.

這桿頭底部有凹槽設計所以打出來的起發角就是低.而桿身是高碳布材質所以彈道的高度也是低平設計.所以整體打出來的彈道就是低平高度.而擊球的球速真的很快.完全不像是市售款球桿有的水平與質量.能有這樣的效果挺像高檔訂製桿會得到的飛行彈道與球速.所以以它的實際擊球效果就真的讓我感到滿意.

我也發掘得它的球頭底部在靠近桿面有一條黑色的凹槽設計.我想這應該是它們也接受目前美系球頭設計風潮下的產物.因為近幾年來從Adams, Taylormade,到今年的Titleist,大家都開始對桿底接近桿面會設計凹槽風.好處是觸球後桿面將震動變行傳到球頭,很快就到桿面凹槽這塊就阻斷了.進而快速將擊球的反作用力送回去桿面.這樣的效果當然就可以提升出球速度.

從聲音中就可以知道這桿子的質量與使用材質差異.從SP-700與DAT-55的擊球聲就有明顯差別,但它們的聲音都相當乾淨.很容易在球頭內部產生共鳴.以這樣的角度去分析,材質本身對於整體球桿的融合度會是相對高.聲音越模糊,越渾沌不明,表示材質的密度與純度都不高.不同材質或材質純度不高下對於急求所產生的材質共振上就會不協調.

加重後的球頭擊球感也不同了.先前感受在桿面的震動轉換成整個球頭的震動感.相當扎實與明顯.每次擊球都可以很清楚感受到球頭整個震動,桿壁的受力變化.真的很真實.雖然它沒有另外桿子的SP-700的桿面彈性,也沒有DAT-55那種脆感.但這個重金屬的回饋是真的完全不同於其他桿子.所以你認為調整球頭重量2g上下會不會產生影響與變化?我可以肯定跟你說;一定會,而且會不小.至少在我這個球頭設計下它的變化是相當立桿見影.

這球頭在202g的擊球回饋,是很不錯的桿面震動感.同時擊球聲也很扎實與響亮.與其他SP-700, DAT-55桿面上當然會有差別.但要比一般市售款的桿面與聲音要更好.擊球聲是鏘鏘的回饋.但因為球頭打起來覺得有點輕.不太能掌握球頭移動,所以觸球點的位置都會靠桿面的桿趾.所以我調整了球頭重量在桿趾螺絲.這樣打起來就比較好了.觸球點也慢慢集中在中間範圍的區塊.而最大的變化就在於回饋與聲音.

以做產品的角度,我不會去做一個面面俱到的大眾型產品,我要做的東西是特色與風格明顯產品.以一位技師來看,產品特色明顯對於技師在選擇與推薦產品是最容易與簡單.而產品各方面表現都四平八穩的反而是我不喜歡的東西.因為球桿是個人化產品,球友要將訂製球桿特性的需求優先次序給列出來.這樣才能將可行與適合的產品給設定出來.

這個球頭的開發經驗與測試.我只能說球桿的特性已經帶到低倒旋,低起發角的方向來.這個球頭的效能更是最好的印證.以往球頭設定高的起發角是因為桿身材質強度不足,彈力不到位.無法將擊球的質量給有效提升.所以球頭需要設計較高的擊球起發角來讓球可以飛得高進而得到最好與最遠的距離.不過在桿身材質的提升下這個問題就不存在.更重要的一點,將彈道壓平後,配合上桿身材質提升下,球飛得更快,更有穿透性,效能要更好了.

現在的桿身基本上打破臨界點的機會會越來越高.因為成本問題,就算使用這類高碳布的材質也是一樣.只是每一家品牌的產品能使用多久的時間?要想維持跟剛裝好的前幾個月那種使用回饋與性能,是辦不到.這是我個人使用的經驗.桿身或球頭這類產品是產生擊球效果的主要動力來源.它們不是沒打壞就是好.如果你要它給你一些樂趣,效果與掌握等特性,那球桿需要換,也就是性能衰退就要進行更換.

為啥材質會有所不同,同為鈦合金的材質為啥要有不同特性鈦合金?都是為了要強化特定功能或強度上所作的改善.進而產生不同材質.這也是造成成本的不同,就算是同一種材質基礎下.我對產品的出發點就是要得到有質量的要求.能用好的材料就要去使用,把整體它的質感與回饋都給拉到最高.低價產品我做不過大廠.他們已經把這塊做得如魚得水.

對於以往高碳布的售價偏高問題也會慢慢得到改善.因為至少在這些主流桿身廠的切入後,這類產品以往在日系小品牌所主打的高碳布產品隨便一款都要5萬日幣起跳,現在這個狀況已經起來改變.在大的桿身廠切入後,雖然這類產品還是在這些大桿身廠的產品線中屬於高價產品,但售價上已經要比日本小廠的售價要便宜與合理多了.

木桿的發展與特性都會圍繞在低倒旋,低起發腳的主題上.至少在新款高檔桿身上大家都已經走高碳布材質後,得到的擊球倒旋量已經比以前的桿身要減少至少1/3.所以球頭本身也要跟著進步與改善.老式的高重心設計對於技術水平不好的球友不會讓他們打出信心與效果.而這樣的高重心設計會產生更多的倒旋量.另一種低後重心設計會產生較高的擊球起發角,這樣彈道也容易打高.雖然倒旋量會比較低.

對於Fujikura Motore Speeder 661 Evo的使用經驗是真的不錯,他應該是我個人覺得在整個Motore speeder系列產品中最好的一支桿身.已經具備高檔桿身的特性,不管在性能表現上與穩定度,它都不會比那些定價八萬以上日幣的高碳布日系桿身要差.它才日幣四萬多的售價,這樣的質量與效果我覺得對大多數球友都已經算夠用了.

非甜蜜點擊球所得到的距離與打中甜蜜點差異在10碼或以內的範圍中.相當讓我驚奇.這真的要歸功於球頭本身設計,桿身強度與特性,規格設定這幾個因素.所以打起來才能有如此高的易打性.揮桿速度越快的使用者對於球桿的使用會更加需要去個人化.因為速度快球桿的反應時間會越短,所以整體來說,當你揮得越快,不管是桿身的反應,整體重量,揮重設定,長度,與握把的因素都會直接影響到你能否精准打中桿面甜蜜點

這次的Speeder Evo產品有別於先前speeder的回饋.它算是很典型的高噸位碳布材質回饋.桿身的硬度不同於先前661.打起來整支桿身的彎曲度不大,但桿身反彈的強度卻很大.也就是桿身強度與材質提升後讓回饋變得更強大.每次打到球就感到整個球頭被震動得相當大聲.整個球桿要握得很扎實才不會被球桿給影響.所以整個來說這支桿身相當不錯,桿身變形量不大但反彈效果十足.

近3年來因為材質與技術的提升下.碳纖維的特性彈性依舊存在但觸球的摩擦力減低.材質的強度提升讓觸球更加乾脆與簡單同時力量的傳送上會更有效率.不會讓觸球有過多的摩擦力以增加倒旋量.如果倒旋量增加會讓球的能量更多在自轉上,這樣飛行的球速與彈道高度都會增加不利於整體飛行效果.而低倒旋的桿身特性以前的桿身會做得比較硬與重,這樣會讓揮桿速度不快的一般使用者感到不舒服與使用難度高等問題.

球頭的桿面材質是DAT-55鈦合金.DAT-55鈦合金是日本工廠對鈦合金所進行的後續加工處理而得到的一種鈦合金.它是熱處理下的鈦合金以強化它的硬度.所以硬度表現上會優於一般大廠所使用的6-4鈦合金桿面.這個好處自然是在擊球時可以產生更好地撞擊效果.它與SP-700鈦主要不同也在於SP-700的鈦合金主要在韌性上會比其他鈦合金要好.所以在擊球回饋上會相對優於其他鈦合金.

它在擊球非甜蜜點的失擊效果來說,對於距離這塊,它沒有太大的距離減少.最多差個10~15碼左右.而非甜蜜點的方向性也都還好,只是彈道可能會稍微高一些但沒有另一支SP-700要高.所以整體來說它這個球頭是有相當程度的易打性.以這個球頭特性我是走性能導向,但這個球頭外型與內部構造我也放入很高的容錯性.也就是讓打到非甜蜜點的影響可以壓到最低.換句話說,它也很易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