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球場導覽

通常壓力有來自“視覺上和感覺上”。感覺上這似乎比較籠統不明。我自己給它的定義就是:它的難度超過你的目前能力。被這難度給壓住。所以只能盡全力去打。這通常是在距離上和技術上。距離達不到,或打不出需要的球路來(狗腿洞)。所以只能打做得到的球路來。很多球場打白梯(中國藍梯)都不會覺得有困難或難度太高。但一旦把距離稍微往後一拉,就風雲變色,一發不可收拾。所以現在我在美國打球,都會習慣打遠的梯台,會享受很多不同的挑戰和壓力。

球場的賣店基本是賠錢生意,賣桿子也賺不了錢。只有“賣球和飲料”是賺錢的其他多半都是賠錢生意。如果有賣一些有球場商標的產品就會好賣。比如球、衣服或ball maker等。我有做一些美國球場的logo球,這類產品會讓球友順手就買了。也算是紀念的產品。像球桿、手套、配件、球袋等產品,在球場賣店裡多半是很難賣。因為多數來打球的人都已經有了。除非突發狀況,應急用。或是撐完18洞,再去熟的店家或網路上買。這就是為什麼多數球場的賣店是賺不了錢。只能靠這些消耗品來補虧損。

就我觀察其他球友的狀況,大家最常買的東西應該就是飲料和水。打球最需要水和飲料來補給,因為流汗而損失的水分。當然大多數的球友都有帶水,但如果忘記或帶不夠的狀況就需要和球場買。有些球場會提供免費的礦泉水給球友享用。有些會有飲水機可以讓球友們添加。或是在幾個開球台會有麥茶或薑茶(季節性改變)提供球友免費飲用。

夏天我多半會計劃到海外打球。亞洲基本就沒辦法,中國的一二線城市,夏天也是熱到翻鍋。連在北邊的北京一樣夏天熱到不行。我在北上廣、深圳夏天都打過球,和台北差不了太多。除非到東北或雲貴高原可能會好些。海南更是別想!

山地球場還有一個挑戰就是風向和天氣,會讓球場的難度瞬間拉高好幾倍。這個問題多半會依據季節的變化而有不同的結果。山地球場本來就比其他平地和海濱球場要難,如果加上風向和天氣的影響要打好就需要有很強的經驗基礎和對球場的熟悉度。對於假日型球友來說這類球場多半是最棘手。常常會打到信心潰散和球都打光掉。如果本身技術和動作還沒有到一個火候時,打這類球場容易對信心產生衝擊。

山地球場因為空間很有限所以有些球道設計的寬度是很窄,也就是強迫球友必須打點以2桿上果嶺的方式。這也是不少台灣球場的設計風格。再來就是一些轉彎幅度很大的狗腿洞設計。也需要打點,2桿上果嶺打法。這些設計都不是對球友友善。因為這些球道設計多半會伴隨地形的起伏和一些障礙物如水池或山谷,把果嶺的位置給擋住,或是靠樹林去遮蓋果嶺位置導致我們無法決定是否可以直攻果嶺的策略。這樣設計只有一個重點就是讓你無法知道果嶺位置,而無法設定進攻策略。

台灣很多球場的設計根本就有問題。球道間沒有足夠的障礙物去遮擋那些偏離航道的飛彈。而球場也沒有配置愛國者飛彈保護我們在自己球道打球的人(球道和球道的空間太近導致球很容易飛到隔壁去)。如果我常看到我自己的球道會有其他球道的人來打的狀況。我下次基本就不會再到這樣的球場。因為哪天我可能就是被飛彈誤擊的小老百姓!如果在台灣北部球場沒有桿弟的話,我是不敢闖虎穴!雖然一些經驗老到的桿弟很油條,有時沒大沒小的但功力還有才能耍屌。

我覺得桿弟的工作很難,在於安撫客人情緒和陪客人練笑位(台語)。有時還有提點客人動作問題。同時還要看那種打的很遠的人和準度像打散彈槍的人不要偏離太多。不然一不小心球就可能飛到其他組別去或打到人的狀況。所以我比較能理解他們要球友等前面都完全沒人再打,因為可能性時時存在。球場真的像戰場,一不小心或不注意就可能打到別人或被別人的球打到。球的速度真的很快,當你看到時不到一秒的時間就可能打到你或從你身邊飛過去。

鞋子不只要穿的舒服,包覆性要好,更重要是強大抓地力!因為身體的力量要能完全爆發出來就是由下而上。腳要踩穩,踩紮實才能把全身的力量送出來。所以我買很多的鞋子就是要瞭解不同品牌鞋子的效果和功能。現在高爾夫球鞋的風格多樣,但你也要選適合你身體特性的鞋子來配合,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如果你的身材不是高大或壯碩,一般的釘柱設計鞋底就可以了。而這類鞋子的風格比較多元和休閒。我個人就都買這類鞋子。當然功能性就多,也可以在平時穿。

另外一類人的怪僻或習慣就是必須要用特定的球具或裝備.我看過球包裡頭沒有一號木桿或是沒有球道木桿的人.為什麼?因為說打不好就不用.這也可以接受但有時候我看根本不是他技術不好而是不想用.可能以前用這些桿子都出過大事比如球球出界或輸到脱褲子等狀況所以就不想再去用這些桿子讓自己回想起以前的慘事.而我想確實有一部分的人球袋裡會刻意不帶幾隻桿子.我自己球桿就帶得少.當然根據自己對球桿的掌握度好壞就會有想要避開的桿子.

有些人把小賭做為讓自己專心打球的動力與刺激.也真不是要賺朋友們的錢.因為如果不小賭他們可能變得不會打球了.所以會變成一個癮或屁好.有些人還真的很拼.拼是說;那種球位很糟的還是死命地去打.就算罰桿重新丟球也簡單多了,他也要要乎規則.有些時候是他的賭伴要求必須要原位打.多半是打大流氓的大陸球友們比較多.那種時候看起來就覺得想笑.或許他們賭得大但打球有需要這麼拼命嗎?有時在水池邊,也撩起褲管拼命去打這球.我覺得有賭球的球友們最好跟熟的朋友打比較好.

有種人是打球一定要喝酒,多半是喝啤酒.我是沒看過有人喝的很多或一場球下來喝6瓶以上的那種酒鬼.但至少喝個兩三瓶肯定沒問題.有時候他們不會帶酒來,都跟其他球友一樣只是帶瓶礦泉水.但打到中間太陽很大後就會想要喝啤酒解暑.自然就會到球場的賣店去拿幾瓶啤酒來解暑.當然這樣的酒量基本還不會行為偏差或醉的狀況.但我個人比較不喜歡打球過程喝酒.偶而一兩瓶啤酒在大熱天下喝真的很爽也舒服.這樣就夠了.但不要把啤酒當開水喝那就真的有點過了.

有些球場的三桿洞會設計前面有一大片水池來威嚇球友配合上距離超過170碼的難度,所以當你需要打出一定的飛行距離時,就是考驗你對桿子使用的信心度.因為你打不好不能靠桿子的滾動性來賺距離,所以這種時候桿子的距離一定要抓大,不能抓剛剛好來用.也不能抓距離多一些的桿子用.往往因為心理壓力,打起來綁手綁腳讓你打不到甜蜜點,這樣一下子距離就掉了20碼或以上時,就很容易下水.所以打這種距離能用長距離的桿子打最好以避免失誤.大多數人都是太大看自己的能力覺得沒問題,打這類距離都拿的桿子大約比實際距離要大個10~20碼.但往往因為風勢,動作沒有發揮就很容易下水掉桿.

最近看美巡賽的比賽,麥克羅伊拿出driving iron 出來開球和第二桿,甚至長的三桿洞也都看他大頻率的使用這桿子.這就讓我思考我自己的狀況,我目前一直在練我的3鐵.我把小雞腿抽出我的球袋而去年下半年開始就使用三鐵來進攻.雖然下場的表現也是時好時壞,但壞也不至於會出界或落水這類的狀況,只是沒有打到桿面甜蜜點而已.所以用到目前來說算是很滿意.我的3鐵距離在180~190碼.但我的三木可以在190~220碼.當然一樣是有打到甜蜜點的差異.

天冷的時候很多的球場都會有不同的特色與整體難度提升的好處.這也是我喜歡在秋冬打球的原因.因為當冬天很多球場都會起風而風勢可不是小小的微風或是讓你有感而已,常常會是讓你吹起來都覺得有點喘不上氣.我就在北京打球常常遇到,站在球道或是開球台上都沒有風,至少我臉上的皮膚沒有感受到風的壓力.但球打出去到空中卻影響很大.往往球飛的勢頭很不錯也球速很快衝到空中就變成見高不見遠.距離就短不少.朋友就說這是冬天特有的狀況.

我個人反而比較不能接受夏天超過35度的天氣溫度下打球,因為在台灣這種天打球風吹起來是暖風,不是涼風所以打起來會越打越熱.光站在球場上就讓自己不停流汗.體能的消耗是非常大.然後要撐傘打球不然身體會被太陽曬到刺痛就算有防曬也一樣不舒服.雖然我住在台灣這種熱帶地區夏天或從5月開始天氣溫度基本就是30度以上,但我個人其實很討厭在天熱的時候去打球或運動.跑個步整個衣服都是濕到貼著身體實在真的不舒服到爆.汗水跟水龍頭的水一樣不斷地流下來真的很累也不方便.所以我個人更習慣在天冷的天氣下打球,打球至少不會濕噠噠讓人不舒服,體能的消耗也不會像天熱的那狀況.

我逐漸瞭解到比賽中的挑戰不是要把對手給打垮,贏得比賽而是在這個過程中去發揮自己的潛力.享受遇到更多問題與挑戰的危機感迫使自己去不斷思考找出解決之道.做很多你平時不熟或做不好的東西給放到實戰來運用.所以你可以變得更好.挑戰一次不行會有更大的動力與渴望去挑戰下一次.這也可以說是一個癮,驅使你去接受更大的挫折或挑戰的期待.但這挑戰的過程中你會享受到當你用這些你不熟或用不好的球桿卻可以打出讓你出乎意料的好球時你會更加享受這個過程也會不斷去想嘗試這個經驗.

這邊的服務相對沒有台灣和日本那樣的到位,常常排隊買東西會需要等個10分鐘,明明人不多但就是要花很長時間等待.店員也不會因為人多就開另一條的結帳櫃檯來服務.這就是歐洲人的慢慢來風格,也是我們要去習慣的地方.所以要學會放鬆,節奏放慢,享受生活.這個狀況法國和西班牙都一樣.對於亞洲那種事事講求效率與做到最大量的文化,在歐洲是全然不同.一開始我不太習慣.但後來朋友解釋也住一段時間後就慢慢能理解這樣的生活文化.這就是他們的做事態度,好好的把每一個人的問題給解決不會趕著要服務更多人的心態.做好事比做多事要更重要!也就是數量和質量的關係.

歐洲缺少人為排放的熱氣,空間大與人口少讓熱氣很快被稀釋掉,所以整體的溫度就很難像亞洲這樣提升或高溫狀態.你想想亞洲的人口數佔全球的多少?每個人身上的熱氣和室內的冷氣排放熱氣就足以把整體的溫度給拉高上去.因為到海外各地才能感受到很多不同的差異,才會有我今天這樣感受與心得.不然我還以為全球氣溫暖化是一致性但其實不然.歐洲美國這些地區夏天溫度其實沒有亞洲這樣恐怖.很多事情都是要親自去感受才能知道真正的道理.這也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實踐版.

當你有一連串失誤最好趕快放掉這些不好的印象,不然你的思考都會變為悲觀.我自己以前就會這樣.尤其前兩年在練短桿,開放式的切法往往會發生切薄問題,就是因為肩膀沒有往下轉,水平轉就讓桿頭沒有往下跑導致吃球沒有吃下去.那時就會打得很抖.還有幾次都切到不敢切了,直接把球給拿起來不推了.不過也因為有這些經驗才讓我知道要怎樣去避免.同時有我現在切球可以這樣穩定.還是那句話;沒有不斷練習熟練怎會有好的結果!

很多人都會有的一個狀況:急躁!這個問題我也時常會發生.就算現在的我打球也一樣會想要趕著打完這一球.明明就不趕時間但身體就會不由自主的快點打完這球.但我可以比較快去調整回來.急躁有很多原因.我會產生急躁多半是天氣問題.天太熱會讓你容易產生急躁,因為你想趕快把這球給打完回到球車上休息遮陽.當心情一急起來很多動作上的細節或順序就顧不上.身體沒有辦法控制住一些轉動核心就會產生問題來,比如沒有轉動,以身體側移取代,身體重心偏移,下桿只利用肩膀轉動而忽略掉右肩往下轉.這些都是我平時下場會犯的錯誤.

限制打球的速度與時間都是對整個高爾夫有很大衝擊.但也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因為多數人都認為打一場球要花費4~5個鐘頭,他們很難把一天時間放在高爾夫如此多.所以就會導致越多人離開高爾夫.其他運動一兩個小時就可以結束同時也得到應該有的運動效果.只打9洞!整個9洞在兩個鐘頭結束這樣就會很好玩.在一個時間限制下,同時不打得太長,讓球友們不會一直都在壓力與身體競爭下太久.就在這兩個鐘頭裡你需要不斷跑動,準備集中精神擊球.你要不斷分析球場狀況與對手狀態.打出一個你最好的結果.

如果把打球速度設定在一個短時間就要把球給打出去會讓整個Game變得怎樣?我這所說的打球速度是指你打完一個球後要到下一個球位去擊球的時間.目前沒有限制這塊,所以導致高爾夫是一個休閒運動同時不會讓打球的人很耗體能.但相對的如果把這個時間縮短在5分鐘內要完成下一個擊球,我覺得高爾夫就會變得像打籃球或踢足球那樣需要不斷跑動同時調整自己本身節奏在每一次擊球都可以穩定精準.如果這樣的設定打球時間應該會縮短一半以上.再配合上打上果嶺的推桿時間設定為2.5分鐘就要把球給推出去.我想一定會很刺激,同時會給予我們大腦很大的壓力與強度.

這幾年下來海南打球尤其三亞這邊的費用都虛高了.尤其是冬天很多北方的人下來海南度假打球,所以這邊的價格就不斷調高.自然對於一些球友來說會覺得高.對我個人來說也覺得如此.對海南來說一年就賺這幾個月,從10月開始到隔年的3月.這段時間都算海南的旺季,打球的費用或一些酒店餐廳費用都會調高.越接近過年價格就會更高.因為還有更多不錯的球場,打球的費用相對友善多了,質量與球場水平都不差.這也是很多中國球友會喜歡到海外打球,如果把飛機票與交通住宿成本算進去都還比在中國南方打球度假要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