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新手須知

小弟我一直在自我訓練One Plane (單一揮桿平面姿勢), 也把我自己在練習當中的一些發現提供給大家參考,或許大家可以利用這些經驗自我檢查是否與你現有揮桿動作有相關或有同樣問題?這樣可以一起跟著自我修正.

小弟到中國運作客製服務兩個月了,對於中國這個市場也慢慢的了解與看到不少狀況. 今天想藉由這篇文章來分享給大家一個健康的高爾夫個人化運動. 在美國,台灣, 日本與韓國,打高爾夫運動不是有錢人的專利

小弟練單一平面揮桿動作已有一個多月了,慢慢的了解越多這個動作的奧妙所在. 這也是我對於這個動作在練習當中所發掘到一些想法與優點在此跟大家分享,這些東西都是很基礎且簡單的道理,

最近小弟苦練新動作單一平面揮桿,希望讓自己揮桿更加簡單,同時也能把自己現有的擊球距離能提升起來.在這幾週的練習當中也有些心得想藉由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

最近一週來跟著我們PGA級別教練Zack (賴榮凱)學他最善長的單一平面揮桿姿勢.真的讓我獲益良多.在此要感謝他的協助幫小弟我把教學這塊服務建立起來

打高爾夫也有好一段時間了,最近也由於在建立Golf Garage的教學團隊,設定教學內容與所有相關設備,所以對於高爾夫有更全盤了解與認識. 今天就把我所發現的一些東西與大家分享.

中國學高爾夫人口是不斷的在成長,所以說以現在教球的質量來說是遠遠不級格. 不管你花多少錢去學球但你是否有把基本的觀念與動作給做到位?這才是整個學球的關鍵. 你打多少桿對於一個業餘球友來說不是太重要

小弟想建立一個各大品牌球桿的使用滿意資料庫及統計,希望大家能花差不多5分鐘時間幫忙回應給我以下問卷調查或email給我([email protected]).感謝

姓名及姓別:

年齡:

球齡: 1 (1~3年), 2 (4~6年), 3(6年以上)

差點: 1 (單差點), 2(10到25), 3(3輪車)

有無加入球隊: 1 有, 2. 無

最喜歡的高爾夫品牌(單選): 1. Titleist, 2. Taylormade, 3. Callaway, 4. Cleveland, 5. PING, 6. Nike, 7. Wilson, 8. Dunlop, 9. Bridgestone, 10 Srixon. 11. 其他 _____

下場頻率: 1(每周),2(每月2次以上),3(每月一次或更少)

今天測試了tour issue 905R/Ozik Acon 6與Ray的Tour issue TM 425 TP/Altus LT 兩枝木桿.我先對905R/Acon做測試所以在測TM 425 TP/ Altus LT就不需要再做熱身.休息一下就可以直接打.打了約15球左右對此桿有比較輕楚的了解與認識.以下就是我個人對此桿的一些發現跟想法跟大家分享.

小弟最近都與我們的Matrix 經銷商一起在做一些客製.這些都是對Matrix Ozik桿身有興趣的客人.這也是我想要了解一般人對Ozik桿身的看法與喜好的方向.在日後可以與Matrix做討論在開發與設計更多適合我們國人使用 的Matrix Ozik桿身.也由於這個經驗讓我得到一個重點也是今天想要跟大家所分享的.

小弟玩球桿也有2年的時間但實在不大敢把Clubfitting的工作放在台灣做.我自己也訪問過不少台灣所謂 Clubfitting店,但都很失望他們的服務.

這是一個好問題. 我想絕大部份的球友對一般工坊或一些賣店有做球桿調整或換握把這類服務,就覺得他們是客製師.在此我要跟大家說明的是一般店中的調整球桿或組裝球桿,不管 是不是工坊,但他們只是簡單的組裝師.

打感, 這個名詞對於很多球友來說是一個很重要且具有決定性因素來評價一支球桿好壞標準. 然而對於很多球友們來說球頭打感這部份確有很多不正確與錯誤觀念. 這也是我今天想要借由此文章來分享所謂球頭打感是怎樣的東西根據我多年客製球具經驗與看法.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有關木桿桿面的反彈系數(COR) 與桿面厚度的關係. 這部份會讓你在選擇正確的桿面COR與你現有揮桿速度有很大的關係.選擇不對很容易導致你的球桿很容易打破,耐用度不佳等問題.

這兩三年來,我看到越多的球具大廠不斷的在球具上推陳出新. 這對所有球友來說是件很棒的事,但我的觀察確覺得這些球具已經變得不是一般人能夠輕易的選擇合適他們的規格與款式.因為這些複雜的配重調整,桿身更換,角 度調整,桿面更換等,這需要對球具有一定程度了解才能選對適合你的規格, 另外木桿越做越長,不見得對一般人是一個利多, 因為你如無法輕鬆的駕馭這種長度球桿,這樣的長度優勢不見得能發揮它的優勢.

最近小弟因為有點研究R9 Supertri 專用膠套所以也有做點搜尋工作在網路上,發現已經有看到假的膠套在 ebay上賣了.我想ebay都已經有了它可能已經流入到一些網拍或是店家手中了. 就如同我在前面文章中有做的分析報告,這款特別的膠套設計是針對了新款R9 Supertri 與它的新的聯節器.大家可以到下面聯節中去詳細閱讀膠套的分析與規格.

最近拿到最新款R9  Supertri的聯節器膠套.收到後在做細部的分析與了解後知道要如何利用它.同時也對TM用新的去開發與加強它們對聯節器的使用.這讓TM FCT 技術會更加成熟,也讓我對TM的研發給予正面的肯定.

很多時候一些中高差點的球友都會問我幾個簡單的問題?就是我打了兩三年了成績一直都沒有進步,不曉得這是球技不好還是我用的球桿不對?這種問題其實對球齡 不長的球友來說一直都是一個放在心裡的問題. 其實我都會跟他們說你打球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不管是球桿問題還是球技問題都可以解決.關鍵在於你對Golf是怎樣的態度?

今天我們來討論市售球桿的公差問題.為何要討論這個主題,我個人覺得很重要的部份是讓大家了解球桿上面所標示的基本規格不見得你拿到的球桿就如同上 面的規格角度. 這也是讓一些球桿打出的球會有一些異想不到的結果或是產生一些問題.

最近收到最新版的R9 木桿的聯節器.這是會搭配上2010最新R9 Supertri 黑頭木桿.現在就讓小弟來幫各位做細部說明與非析.

 

以 下為新款聯節器的基本硬體規程讓大家參考:

2010年新年第一篇文章就讓我們來先睹為快今年預計在三月上市的Taylormade 最新版的Burner球頭. 此款為日規版Burner球頭. 不是美國版Burner球頭所以在性能與品質上會比走大量化美國版要好的多.

小弟打球也有6~7年的時間了. 今年打的球算少.並沒有太執著於成績部份,所以說成績與差點都跟以前差沒多少.但因為工作需要到不 同地方去打球與考察,所以也建立不少各地打球的一些心得. 因為這些球場都是第一次去打所以對球場地型,狀態與攻略上就沒有太大的了 解.當然了你就不能太要求成績要到怎樣的成果. 不過我倒是覺得打過不同的球場讓我深深的感觸到每個球場都有它本身的難度條件,

從去年開始, 我看到越多的桿身與球桿上市, 今年幾個桿身大廠也都路續推出他們的頂級產品來與現在走高端路線的Matrix Ozik桿身相抗衡. 這樣的市場競爭與推陳出新對我們消費者來說是好,這會讓廠商間為了推出更好的產品而努力.

最近有機會推一些新款的粗推桿握把所以覺得跟大家分享一下這些新款的粗握把是否對大家在推桿上有何幫助. 因為朋友那有幾支粗推桿握把所以也順手跟他借來推看看,看這類新設計與產品是否對推桿的穩定度,準確度與操作上有無實質幫助,這也是所有球友最想知道的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