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打球比較不會大腦燃燒過頭。如果球位不好,不會太強求打上果嶺。打出障礙後,再攻果嶺。這樣穩扎穩打的策略,可以讓成績維持好,也不會讓自己一洞爆桿的狀況。因為不管你用那一種球桿都一樣,我們不是職業,要脫困已經不容易,還要求直接打上果嶺。這就邪靈附身,自找苦吃。
因為這些桿子都會有使用上的重疊問題,因為18度的5木、20度的7木、19度的小雞腿、21度的小雞腿和3鐵或4鐵的角度上都會差不多。而大家或許都會有這些球桿,但你會用哪些球桿下場使用?這就是關鍵。因為你會帶下場使用,就是你有信心的桿子。或是你戴這些球桿下場是避邪、鎮煞用?
現代人坐的多,運動的少,所以對於運動其實是身體健康很重要的一環。而有時候你運動是不知不覺。比如走路、站著做事等,都是讓你身體健康的方法。而Apple Watch就會去幫你紀錄和計算你的熱量消耗。以穿戴裝置裝置來說,追蹤你的身體狀況其實才是王道。因為它是穿戴在你的身體上,所以隨時都知道你身體做什麼事和紀錄。
我必須說,Apple Watch用了3年多,我固定跑步,拉筋、和高爾夫都在Apple Watch裡有紀錄。也不是什麼大不了。但它會讓我知道我做這些運動對身體的重要性!以前用不覺得這有什麼,而對於一直運動的我來說,現在會想知道就算是站著、走著這類不起眼的活動,也會紀錄在Apple watch裡。
還有就是車子壞了,這不是發生在我自己身上,而是朋友。還好他提早讓我知道,所以我去接他。這是在美國。美國打球下午比較便宜,所以一個朋友在早上打給我說他車子發不起來,而我就去接他。在臺灣大多開球時間在早上10點前,如果車動不了,再去接朋友可能也一定會晚到。因為塞車和到球場時間是一定需要,這樣來往一定會遲到或趕不了開球時間。
因為冬天下雨打球是折磨,又冷又濕。如果朋友堅持要打就只能硬著頭皮下去打,真的非常難受。過了40後就經不起這樣的蹂躪。直接就打電話給朋友今天下雨不打了。會下雨打球多半是和外地朋友來,必須要打,或是到外地打球,已經訂了,就算下雨也最多等雨小或雨停也要下去廝殺。因為以後可能也不會再來打。
當然我以前有比較過,釘爪和釘柱鞋底的差別,對於木桿揮桿速度在100mph以下的球友來說,問題不會太大。穿釘柱鞋抓地力也是OK。但如果你的揮桿速度超過100mph的話,最好選擇釘爪鞋底。這樣的抓地效果會比較好。也可以得到更大的爆發力和扭轉速度。簡單說,揮桿速度越快,腳底的抓地力會非常重要,它決定你力量可以發揮多少?
大家都知道高爾夫球鞋是以下場走在草地、沙地、和樹林的功能鞋。它不只是一雙鞋,它必須具備有防水、舒服、耐穿、和避免變形和抗扭矩的特性。同時面對戶外各種地形變化,需要有強大的抓地力,才能讓你走的舒服、穩定。所以高爾夫球鞋的價位都會比一般球鞋或休閒鞋要貴上不少。因為這些功能和特性需要有相當技術和材質才能達到。可不是一般球鞋可以做到。
高爾夫鞋,好的都上百美金,所以年底折扣是不錯的購買時間。加上現在很多不錯的鞋款都是無釘爪,平時和打球都可以用。實用上是好很多。但如果你揮桿速度快和下盤比較穩重,建議可以買釘爪鞋底設計會更好。要不就是兩種都買就一勞永逸。球鞋好壞對打球和動作太重要。動作力量能否發揮?也和鞋子有直接關係。下場打球走起來舒服也是鞋子,總之,高爾夫裡鞋子和球具、球等同重要!不可輕視。
不過我是沒有那種凌晨熱血去排黑色星期五的人。都是網路和手機直接買。我有幾個部分可以分享和提供給大家,進行火力補充和更換保養的建議清單。當然每個人的狀況和需求不同,可以進行不同的產品採購。但這幾項是大家可以去檢驗或思考的產品項目1. 握把:多數球友的握把在經過一整年的使用,有幾隻桿子的握把已經到了慘不忍睹狀況。所以可以趁這個時間去購買握把,然後再給工坊師傅進行安裝。
我自己的想法是,練球就如同下場一樣。每一球都是和你下場一樣的全力以赴。也不會隨便亂打。而且我從以前開始就不做擊球前的試揮。因為試揮也是等同你揮桿。所以要讓身體可以蓄勢待發,讓力量可以續飽的發揮。如果你平時的練習是持續且長久,就相信你的身體吧!以前常常試揮很棒,但實際打就烙賽。
一趟練球下來就是100~300個球。時間也花上2個鐘頭左右。以前打的多,會覺得需要讓身體去記憶動作,所以需要機械式的練習,把動作固定和熟練。但現在對動作和經驗都比較多和瞭解下,對練球就有另一種的看法和做法。機械式的土法鍊鋼就需要更改。不就是練球,還講究這麼多幹嘛?當然如果你的球齡不到5年,可以以量來提升你的動作的穩定性。但如果你的動作有一定火候,我會建議,練球最好自我要求去做好一些重要環節,比沒目的的打球要來得重要。比如不同打法或設定速度和上桿方式來打不同目標。
球場的比賽好看在球員們的彼此競爭,如果找不到球,而導致有機會奪冠的球員,因此而錯失爭冠機會,那就不是比賽的目的。而比賽本身的精彩度就相對減少很多。高爾夫有很多狀況的規則其實對球員本身是不公平或太多規則下,球員其實也不清楚適用哪一條規則。所以有時被罰的莫名其妙、不知所措。
但明明沒有出界,知道球就是落在這個區域,可是就是找不到。心裡上的“幹聲”是可想而知。莫名其妙的掉桿,心裡肯定無法釋懷。所以心裡和身體是無法配合起來。打出界還好,因為錯誤已經造成,只要把傷害止血就可以。但找不到球是真的冤,錯不在我,但我還有去扛莫須有的處罰。
現在球星們開始去嘗試也是由於DeChambeau在今年開始的大爆發。從他的身體加重,再來他的打法,而現在還要去挑戰更長的木桿長度,去發揮開球距離的極大化目標。這樣距離可以從目前320碼到370碼。因為他在前面有不錯的結果和成績,導致其他球員們也覺得這或許是一個好方法來提升距離。他可以做到,我應該也可以。但職業選手有專家在旁邊伺候,所以不只球桿,還有體能訓練師,更不用說還有動作的教練在協助指導。對他們來說,這樣的改變是可以克服和提升。
所以奧古斯塔球場的球道距離和障礙的設計也是基於選手的平均距離來考量。因為能開過320碼的距離也是不多,而對多數的選手距離來說,就是要求要準度的開球。現在如果要越過障礙的話,只有距離提升。而距離提升除了人本身的提升,還要球桿提升。這部分來說,把球桿加長就是一個最簡單和容易的方法。
當然我也有去試其他市售的905R木桿,卻沒有一支像我的905R那樣的結果和回饋。905R木桿的設計和桿面都一樣下,手感和其他對手的木桿來說是相對好,但和我的905R就完全不是同一個級別。也給其他朋友打,他們也讚不絕口,說這桿子和其他905R時不一樣。所以那時候花比一般driver要貴一倍的價格買下的905R,給我的東西卻是數十、數百倍的回饋和影響。
因為905R這隻是tour issue,當年的tour issue不像現在的tour issue都是一樣的大量生產,然後從中裡挑選規格適合來給選手使用。那時候的tour issues的桿頭很多是另外小量生產給選手來用,所以材質和規格的精密度要優於一般大量生產的桿頭。所以花多一點錢是值得。至少我的905R是用的非常好。
我必須說,日系高爾夫雜誌要比美系和台灣中文翻譯的雜誌要精緻和有內容多了。我還懂點日文,所以看下來就覺得有得到一些東西。至少在產品的規格和相關技術上的說明也比較到位。現在台灣也有翻譯日本的雜誌,那本雜誌講比較多的動作和球員的內容。其他日本雜誌也有比較著重在球具和訂制產品的方面。
對於一般高爾夫雜誌和書籍,內容來說,是相對有限。扣掉一些根本沒有機會去打球的球場介紹外,這些內容還佔不少頁面和圖片。再加上介紹一些比賽的分析和球星的專訪。基本上你想看的內容也沒有幾頁剩下來。所以用翻的還比較快。
而單層球的好處就是它的材質是人工橡膠。也就是2層球中的球心材質。這樣對於碰撞下,不會硬碰硬的和桿面有摩擦。雖然球的距離效果不如2層球的好。但如果以練球的角度來看,對於桿面的磨損傷害是最小。配合上人工草皮的墊子,這樣桿面和桿底的部位就不會要太多的刮痕。
球對桿子的傷害其實是最直接。所以我下場用的球,多半都是用表皮軟的Urethane/優力辛。這對於桿面接觸時可以減少撞擊的磨損,桿面的傷痕或球痕也不會太多。而如果表皮是Surlyn的球皮就會有比較大和明顯的磨損。在美國練習場就是都硬且差的2層練習球。然而,2層的練習球硬度高,球皮硬,對於桿面的傷害要遠高於單層的練習球。所以我多半在練習場練的球桿和下場的球桿是不同。這樣下場的桿子可以得到最佳的結果和減少磨耗。
我昨天就去買新的Apple MacBook Air,本來想網路直接買,但手邊有舊的MacBook Pro也都沒有用,想去trade in,這樣折點錢也好。研究網路買和trade in要很麻煩,先付全額買,再把舊Macbook寄給Apple,他們評估價值,再給你gift card。一來一往時間可能都要一個月。我直接去Apple店把MacBook給他們然後折抵,拿新air。半個鐘頭就收工回家玩新Air!
疫情的衝擊下,對於銷售肯定會影響。消費者的荷包縮小了,到店裡的時間拉長,一天可以接待的客人數也變少。所以如何可以提升銷售就是企業公司要思考的問題。主要的問題在於,實體店有庫存,有現貨,有很多網路所沒有的款式和折扣。網路的折扣和實體店的折扣是不同。我自己習慣在網路買東西,但還是會到實體店去轉轉,都可以撈到不少好折扣的好貨。這是網路所沒有。
在我這幾年下來,我更多在嘗試不同於目前高爾夫框架的東西。比如球具,動作,身體和球場等。這些嘗試都讓我得到很多收穫。也是我可以看得更深、更廣的原因。當然這當中也是很多失敗和錯誤的經驗累積。所以才能知道什麼方法和想法是比較可行和正確。我會建議大家要敢去突破和思考一些對球具和動作的想法。不需要一定要依照誰或哪個學說或理論去做。放開這些束縛和框架,你會看到和享受到很多有趣和正面的經驗。這就是高爾夫的動力。 不是你今天打多少桿這樣籠統的表現。更多在你自己從裡面心靈上得到的啟發!
最多回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