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新手須知

所以對於動作熟練的人我一定先給予肯定,因為這需要時間投入去得到,絕不是花點錢買好的工具或配備就可以成事。不管你是誰,沒有投入時間就不會有熟練的技術和能力!這是不變的硬道理。在練習場常可以看到很多球友,動作奇形怪狀,但打出來的結果一樣可圈可點、收放自如。這就讓我很佩服。很多球友都是自學,不能說他們不對或不好。因為多數教練都不懂正確的揮桿動作原理和方法。導致很多球友花了錢,動作還是東倒西歪。

我常和朋友或找我訂製球具的球友聊,不管你的動作正確與否,只要你的動作是熟練,你的動作就有效果和氣勢。當然動作施力不對,很容易會讓你打到瓶頸。如果你想持續進步就必須要調整、修正自己的問題,改善身體的條件等。所以我認為,所有的需求都需要由自己去產生,這樣才能有效果和主動性。當你對你打球的結果在意,進步到一個瓶頸,你就會去找答案,修正和成長。如果缺乏這種動機和熱情,你的高爾夫就是會打,而不是熟練。

因為要能讓你去發揮球桿的效果,說起來簡單但真的要時間和對人和球具下手,才能逐漸找到方法改善。這也是大家樂此不疲的事。而我現在也是基本能對我自己的球桿去盡情發揮它們的效能,同時享受不同球桿的不同效能。而現在我只要拿去球桿就完全自行滿格!和以前拿特定球桿就不踏實是完全不同。我最享受身體全力發揮擊球的效果和感受。它讓我感受到打球的樂趣,也可以發洩生活的壓力。同時運動!

瞭解球桿越多,對球桿的需求也更加明確和越會嘗試更多不同的組合和享受結果。當然也建立我很多的知識和經驗。瞭解越多才越覺得需要去精進其他領域如揮桿動作和運動科學等。現在對我來說,球桿的需要就是:“讓我可以做我想要的結果!”我可以打的很紮實,發揮球桿的效能,享受球桿的回饋和表現。不只是球桿,球也可以讓我感受到差異。這對我來說,高爾夫是很享受的運動。因為他可以做我想做的表現和結果。

很多人打完球後就把桿子丟到車子裡或放在家裏。我想很多球友壓根不知道球桿需要進行清潔和保養的工作。因為在亞洲打球,球桿多半桿弟會幫忙清潔和擦拭。所以球桿對多數球友來說,沒有需要清潔和保養。但實際上,別人不會對你的桿子細心照顧,桿弟的清潔都是把桿子放到水裡,然後拿刷子刷幾下,再拿布起來擦拭。所以這樣的清潔絕對不到位也無法清潔很多的細節、凹槽的地方。這就是你自己要找時間進行對球桿的清潔和保養。

所以海外打球交通是最麻煩的事。住宿和訂場的問題都不大。因為現在很多訂場的App可以用,住宿一堆可以選。要便宜可以找air bnb,一起share,價格也不貴。都是會找有當地朋友的地方去打球。這樣可以避免問題和錯誤,朋友也可以幫忙訂場或知道一些優惠可以用。也要請朋友打球,吃飯。在海外開車把時間放鬆其實很舒服。因為歐美地區的郊外道路是很舒服,風景也超優。尤其歐洲,在郊外都像畫裡的風景,小鎮的房屋都很有特色。會提升你的人文氣息指數!不過,最好油箱到1/3就要找加油站加油。

到當地都不熟,也不清楚交通狀況,最好不要把開球時間抓太緊。不要認為或太相信地圖情資預估的時間是OK,最好預留一些時間,尤其要去機場。別認為時間是充足。如果你安排的球場離市區遠一些,就最好有充分時間,可能需要找路或不熟的路也開不快等狀況。時間應該是你們到外地租車打球最好的武器!寧可早出發,早到,也不要趕來趕去,心理壓力導致發生問題。

到海外不太可能自己背球袋坐地鐵和公車去球場打球。現在出國想在海外開車都可以先辦國際駕照,多數國家都可以承認。如果沒有承認的國家只好請當地的朋友或地陪開車。找地陪可以上網搜尋,或問旅行社是否有可靠的地陪推薦?日本,歐洲、北美這些國家基本都可以租得到車。費用上也不會太貴。我這邊說的是租車費用。但其實最大的費用是在保險。保險才是最貴的一塊。因為往往加上保險費,那一天的租車費用會很嚇人。所以我覺得最好的方式是3~4個人可以租一台車。然後可以一起分攤租車和整體費用。不然一個人或兩個人分攤租車費用不會划算。

練久後,這樣的腳底調整,會更順暢和快速。也就是說,你單腳站立會更穩固和容易。是因為你的腳底和腳可以快速反應面對身體非平衡時的狀態。當然這也算是下盤身體強化的一部分。身體平衡性好,可以讓你在揮桿過程中,尤其在下桿時,面對球桿和上半身的動態變化,更容易和穩定。在上下桿過程,身體重心因為手臂和球桿的移動,導致下半身需要更大的平衡力去因應。所以平衡性就在這裡很重要。

揮桿動作不是只有力量,更重要它還需要平衡性去融合在你的身體力量的發揮。也就是說,你的力量越大,身體需要去維持平衡,才不至於力量太大無法控制導致身體偏移掉。如果你揮桿結束收桿無法站穩,就代表你的身體平衡力不足和力量過大導致。所以不是說你身體有多少力量,你就可以爆發出所有的能量來。大家都知道揮桿動作要求一部分去控制身體和控制球桿。如果力量太大,你會無法控制身體而導致擊球不穩定,也不精準。一旦你的力量太大就會導致無法控制身體和球桿,就無法打到桿面甜蜜點。

本來在手機和平板上的遊戲變成實際打球也算是一個高爾夫的潮流。如果你住在冬天會下雪的地方就是不錯的選擇。也是可以讓高爾夫提升更多樂趣的活動和變化。我在7、8年前就打過這類室內球場模擬器。覺得沒有在室外打的爽。但你無法出門打球或有時手癢想揮桿,這就是不錯的選擇。但這類的系統價格都不便宜,如果個人要裝,家裡也要夠大。但現在也有一些室內擊球店出現,對於一些手癢就可以去這類店去解一下打球的癮。

桿子有甜蜜點,人的動作也有甜蜜點。所以我們要知道如何把擊球的效能提升,才能得到最好的表現。對於球桿的甜蜜點我在以前文章都有討論到。這次討論的就是人的甜蜜點。我們跑步或跳躍,甚至打拳都可以注意到一個重點;你必須要把你的四肢釋放打平就是你的力量最大化。而這就是身體力量的甜蜜點。當你的手臂或腿的關節是彎曲狀態,就是力量在發揮和力量輸送當中。把手臂或腿釋放完全就是打平狀態,這是你的力量就是最大。

在練習場用的球,根本無法瞭解下場可能會打出來的結果。所以你在練習場揮汗如雨的練球其實都沒有太大參考意義。你的距離和彈道和下場打的結果是有很大差別!練習場為什麼不能提供雙層或三層的球款,給球友來使用。我不介意要花多一些錢來打多層球。但練習場就是沒有。因為當你可以控制球桿和球時,就要像選手那樣去模擬實際下場可能會得到的結果。但沒有正確的球款來練習,你無法知道你可以打出什麼彈道、距離和手感的結果?

對於在亞洲打球來說,就變得比較單調。以前覺得打球就要打18洞,打給它爽。但現在夏天天氣實在太熱,打完18洞,身體也快燒焦!有時候想練一下動作和手感,打18洞就真的很長。時間的搭配就必須要空出一個半天。當然打18洞比較可以和朋友打屁聊天。但如果天氣無法讓大家打得舒服,反而會覺得打球很累也痛苦。所以夏天在台灣打球基本對我來說是苦差事。有點進入半休眠狀態!

簡單說,不管是什麼球桿。人的身體或動作改變,桿子也必須要跟著改變。這是不變的道理。不是你變,就是球桿變。就我個人使用肩膀鐘擺的推擊方式,更穩定,更容易。也不容易累。而且這樣的推法,更容易去推到桿面甜蜜點。因為肩膀擺動固定,手臂/推桿都固定下,擺動就每次可以推到桿面甜蜜點和周圍位置。偏差的範圍很小。

目前這類重推桿的重點就在需要和你的手臂力量達成一致。因為推桿的上下桿幅度不大,尤其要推中短距離時,需要精準控制力量。所以桿子讓手臂感到重量感,力量就不會忽大忽小,不容易去控制手臂力量和球桿。很多人都知道推桿要用鐘擺方式來推。但問題是市面上的推桿規格,長度和重量都不適合下。要用肩膀的擺動去推桿是做不到。我在4年前才領悟到;如何去利用身體鐘擺來推桿。現在推起來才比較有自信。

我認為找有信譽的商家比較靠譜,而且好的2手商品,店家多半會先推薦給一些好客人參考。所以好東西要流出來的機會是很少。這也需要先和商家建立一些關係,才會有好貨推薦。2手桿雖然有價格優勢,但隱藏在價格背後的問題,是很高的風險。我自己以前也買過不少2手桿,用錢學到不少經驗。所以我現在不會去買二手桿。因為買過季產品,價格也和2手桿差不多,過季產品再重新換桿身,調整規格,反而用起來虎虎生風。但2手桿的風險卻非常高。往往買到了後,實際測量規格才知道有一些問題。比如桿頭太重,桿子太硬,太重,太長....

還有一個狀況就是桿子本身的規格,已經被調整改變過了。有些球友桿子到手,就會調整規格成他希望的狀態,所以桿子的重量,硬度,角度,零件都可以被改變過。尤其鐵桿,挖起桿和推桿。這些調整也多半不在銷售過程被提出來。或是產品本身的實際規格和標示數據不正確。說穿了就是籤王!買家也不會詢問這類比較專業的問題。所以買賣雙方都在一個資訊不對等下進行買賣。這對買家就相對不利,也無從瞭解球桿詳細資訊。

高爾夫是一個可以打很久時間的運動。別說自己沒有時間去練,或那些動作對我來說太難。因為如果你想打得好,就得一步一腳印去練。去練身體、練身體伸展、練動作。選手花10年練出來,我可以花30,40年來練。選手一週練5天,我一週練1到2次。只要持續也會讓我練出來。因為你可以看得到自己的進步和差異。這就是最好的回報和對自己的肯定。而這當中會有酸甜苦辣和錯誤。因為你走過這些問題和失敗,所以你能明白什麼是對或正確。這些動作都有其基本原理(物理和力學),不會無中生有。

確實很多人認為,選手的動作都很困難,且經過長期的鍛鍊後結果。而我也是一路對揮桿動作,練的跌跌撞撞。嘗試很多方法,同時也和打得好的朋友交流討論,搜尋一些練習的方法。當你看到別人的動作,就會有衝動去學習和模仿。而這邊最重要的關鍵在於;你做不做的問題。不在於你是否做得到。如果你一開始想的時候就認為自己做不到,那就連試都沒有試的否定自己。當你做了,你會遇到問題和挑戰。因為你本來就沒有這樣的動作和身體條件去做這些動作。我自己當初動作打掉重練,就花非常久的時間在建立下盤扭轉的動作。

有時候帶有限球桿下場,會讓你看到自己一些問題和缺點。哪些狀況或距離掌握不好?在平時,你可以使用其他球桿去面對。但如果桿子有限下,你只能去發揮有限球桿的最大變化和結果。你會有更多收穫和成長!有時你甚至會驚訝到自己對特定球桿的使用結果。這就是樂趣和發掘自己的潛在能力。而這類4支桿子打全場,通常都是一直走打完。因為4支桿子背在身上不會覺得重,所以不太需要開球車打。就這樣一路打到完。也是最好的健身流汗的運動。時間會節省很多。

我的7鐵距離在160碼。3木200~220碼範圍。所以7鐵的進攻就負責100碼到160碼的範圍。160碼以上就是三木。力量和上桿去控制距離。打這種球就需要平時去練習你一支桿去變化不同打法、彈道和距離。如果你平時沒有練習過,下場肯定歪七扭八,想的和結果不同。這樣打法,每一支桿子都會充分發揮。比你上練習場練球還多。所以拿不熟的桿子,肯定打不好。這幾支桿都是我球袋裡的固定先發。

有朋友也認為球桿需要時間去適應和練熟。 熟能生巧也是一個方式,但如果球桿的規格不是你身體可以負擔,或刻意去適應,就比較容易,會在下場體力或精神力不濟時產生失誤和問題。 而且多數的球友,都忽略掉球桿的選擇,需要考慮到你下場打到後九狀況的身體和精神力狀態。更重要現在夏天氣溫炎熱,桿子的規格也需要重新設定,或有一套夏天使用的桿子。才能讓你打的輕鬆,少負擔。

人的身體是可以依據現有的工具和環境去改變。 而且改變的速度很快。 當你打別人的球桿超過5球,你的身體,其實就已經調整、配合這桿子的方式去擊球。 別說不可能,因為人的身體就是這樣演化而來。 如果無法面對目前的環境,和狀況去做出最好的反應,和處置,就可以產生危險和傷害。 這是演化而來的生存能力。面對不熟悉的東西,會產生的反射動作。不會經過大腦思考、分析的行為。所以我們的身體,會自然調整去面對和反應不同的狀況和工具。 對於一些的改變,可以更正面的去享受和接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