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球具客製

如果你照現在的配置球桿邏輯,桿子得不到最好的結果。因為桿身也要配合桿頭,握把也是。整體長度和重量都要配合。我必須說現在的球桿架構都會對你的身體和手臂產生過大的負擔,你絕對無法“輕鬆”掌握。記得是輕鬆!打得動和輕鬆去使用是兩回事。你試想;用一根棍子揮,容易,還是你現在的driver好揮?核心就在桿子不能是你的負擔,輕鬆發揮身體力量和速度。這是你要去思考的基礎。

目前用的桿頭重量在190g+-1g範圍。而且一點都沒有影響擊球精準度,反而速度可以更快。同時我的擊球可以穩定在桿面熱區裡!比以前要更穩定。更重要在後9的表現更穩定,不會一洞烙賽。因為這樣的設定的好處之一就是讓體力耗損減到最低。不會花太多在控制球桿上。
Dechambeau確實是一個有腦的球員。他的一些想法、做法和球桿設定都有其道理和效用。以他現在的身體力量速度,應該要用更重的桿子才能達到平衡。但其實他把桿子的負擔壓到最輕。球桿以可以讓他發揮身體力量為最優先。球桿可以承受他的力量和使用為主。

而他一直對球桿有自己的想法和分析。從鐵桿都是設定同樣長度的模式,和目前每一支桿子不同長度設定是離經叛道。這也是我一直對他有高度興趣,因為一個有自己想法的球員,可以給大家更多的思考和衝擊。這就是自主球員的特性。和球友差異性的落實結果, 也是我分析他球桿變化的原因,也就是看細節。

我必須說基本物理特性和材料學概念。如果你要穩定性好、強度高、可以承受你的力量速度,就直接用鋼管100g以上。別去搞什麼90幾克或80幾克的鋼管桿身。用了才嫌打起來不穩或亂飛!要用100g以內,就直接去看碳纖維桿身,因為揮起來舒服、效果也好、高碳布材質強度也高。穩定性也不差。甚至比鋼管90g要猛。錐形管的好處在於它的桿身強度要比竹節管要好。在桿身承受使用者的力量/能量,會被桿身一體的結構給壓下來。所以桿身的回饋沒有太多桿身彈力,也就是桿身變形量會相對小。好處就是可以壓制更多側旋和倒旋。穩定性相對高!

先說平行管,它有另一個小名叫竹節管。也就是說,它的外觀長得像竹子一節一節。這也是它獨有的特色。會設計成這樣就是它的桿身口徑是一節一個口徑尺寸。每一節的直徑都不一樣。越接近桿頭,直徑越細!小的直徑主要是讓受力彎曲和桿身反彈效果越手感可以更好!反之,越靠近握把的桿身直徑越粗。也可以把桿身強度提升。一般來說平行管的使用手感,或桿身回饋來說會比較好,不會讓使用者覺得桿子比較硬,而且桿身可以有更多的桿頭彈力。這樣的設計都運用在不同的桿身重量都適用。

桿身口徑對於技師來說是很重要,因為這塊對於手感來說會有影響。口徑越粗,打起來會比較硬。所以我們看aftermarket的桿身多數的桿身前端口徑是小的0.335”(木桿),和0.355“ (鐵桿)。這樣的設計可以提升桿身的彈力。而很多搭配原廠OEM的桿身口徑就會是0.350“(木桿)和0.370”(鐵桿)。 OEM桿身雖然外表和你用的aftermarket都長一樣,但骨子裏也會有差別。因為OEM大量且走價格導向。所以質量沒有aftermarket的桿身好。往往有些網路賣家會從大陸那邊的工廠進這類OEM的桿身來賣。不知情的網友們就覺得撿到便宜。

我們亞洲人身材,自然沒有選手那樣的體型。所以要讓你更容易控制推桿,就需要把長度給控制在34”以內。除非你的推法和身材都在180cm或以上,那用選手的長度也自然沒問題。請不要有一個迷思,就是選手用什麼我就跟著用。可以買選手用的桿子,但規格要重新設定自己可以使用。

推桿的個人化訂製,坊間的方法都不正確!為什麼?它不像一般木桿類或鐵桿類的設定方式。因為推桿是一支沒有全揮桿的桿子,所以你去利用“揮桿重量方式”,去訂製球桿是不適當、也不正確。這是我以前一直問自己的問題。所以我乾脆放棄這種半吊子的方法,找出更務實的方式來對推桿進行設定。

而且不只動作要好,身體的素質也要過人,不然還未發揮就先自傷,得不償失。再說到下場使用。多少球友都一知半解,當桿子的重量懸崖式的落差大,你就很難在下場時收放自如。這就是桿子要客製的原因。讓桿子來幫你,不是拖累當千斤包袱。為什麼?因為你把動作變難了!開球的桿子很重或很輕,然後第二桿鐵桿又和木桿完全不同的重量設定。這裡所謂的桿子重量感,是你拿在手上的感覺和執行揮桿對身體的感覺。我們的身體沒有如此智慧,可以立刻調整動作來配合球桿。

技術好的球友不會有這樣的狀況,一般球友本來練球時間就有限,還要去配合球桿,同時你的動作會有至少2種以上的狀況。但你的揮桿動作越多樣、越複雜,就很難可以練好。下場執行能不錯真的如同抽中樂透。所以你要先檢視你的球桿的重量規格,是否都是一致和漸進設定?所謂的球桿重量漸進法則,就是越長的桿子重量越輕。比如你的driver桿身重量是用60g,球道木就是70g,小雞腿是80g,鐵桿可以從90~110g範圍。wedge也是一樣在90~110g。不要driver桿身50g,鐵桿就跳到70g或超過110g。身體是無法切換自如,面對桿子重量差異如此大的狀況。

產品有技術含量,設計到位,用起來就可以輕鬆自如、談笑風生。而不是瞎買,人云亦云!依據個人的需求、問題和身材,來設定選購產品特性的優先順序是關鍵第一步。而不會掉入購買的盲點或品牌迷失。這是沒有標準答案,比如我首要穩定性,再來距離,回饋...., 別人可能,要易打/操控/高容錯,再來距離,品牌....

易打和容錯 - 這就是一般球友的罩門。但大家都沒有很在意這塊,也不懂如何去瞭解或測試這兩個特性?大家反而在意性能和回饋。就算可以打的很遠,但10球只有2球可以打直和打遠,剩下8球都歪七扭八,哭天搶地,是在搞笑嗎?這是球桿設計的硬道理和硬技術。也是近20年來球具大廠們所努力發展的重點。 我個人非常在乎這一項,很多的技術和材質都是以提升易打和容錯,可想而知,它的重要性是可以排前三名。也是我買球桿的關鍵因素!

2. 回饋 - 對於不同球桿都會有不同的使用回饋,每一支球桿感覺都是獨特結果。在我的過去測評裡,就算同一個桿頭配置不同的桿身,最後會得到的回饋也會不同。所以使用回饋是很奧妙和多樣。同時也是非常主觀和個人意識的結果。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喜歡的回饋感覺。不需要去和別人一樣。也不見得貴的桿子就一定會有好的回饋。對於亞洲人來說,回饋這塊的表現會比較敏銳,也是很多球友們在意的一塊。

再說,一些說牛逼到不行,有裝類似彈簧技術的桿頭,也是要加“但書”;沒有一定的力量,根本彈不出來。還是回到現實,買個桿面不要太大(桿頭速度可以加個2~3mph),桿面熱區大,桿面彈性好的桿頭。市面上評價好的一定有理由。但你要知道;好,是有但書和基本要求。如果你要脫胎換骨,亡羊補牢,就拿給有口碑的技師,幫你把桿子推拿整骨一番。換桿身、改規格、換握把。讓你有機會重新做人,打起來虎虎生風。

大廠的木桿就有這樣的差別和適用性問題,更別說日系小廠的木桿桿頭更是如此。現在木桿價格隨便要噴飛你15張小朋友。所以不是單純這桿打起來fu不錯就好,還要能飛的遠,滾的猛。必須要有炸裂般的表現!不然你下場和朋友拚輸贏,桿子距離出不來,腰桿就是挺不直。在我的球桿測評裡,都有說到每一支桿子的竅門和優缺點。桿頭技術如果你本身技術、力量和動作契合度低於50%,就沒招了。別信什麼符咒式的名詞或術語,打起來距離、球速和彈道沒有出來,就是狗屎。不合啦!

高的扭矩通常用起來比較舒服,易打性會不錯。如果低於4的扭矩數據,就屬於比較需要速度去發揮。因為扭矩就是桿身受到我們力量,面對扭力產生的應對速度。也就是桿身回正的速度。數據越低,回正速度越快。但手感上就會偏硬。數據大,回正速度就比較順暢。但現在桿身在材質和技術的家持下,不見得高扭矩的桿身,桿面回正速度會比較慢。所以看扭矩這個數據比較不準。也很難判斷桿身好不好打,或手感差異。當然就我個人的經驗,扭矩低的桿身,如果你的揮桿速度不快的話,手感上就不會太好。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數據就是“桿身倒旋量”。通常在桿身廠商的官網都會有桿身的規格表。而倒旋量也是會註明在裡頭。也是寫“高、中、低”三種。大家都可以看得懂,但你要如何選擇對你適合的倒旋量?就需要看你的需求和揮桿速度。桿身強度高的擊球倒旋量都是比較低。這點是通則!通常揮桿速度快的人,需要的倒旋量會比較低。所以在選擇桿身倒旋這塊最好不要高。配置的桿身也會比較性能導向。不然打出來的球容易飛高,和不滾等問題。因為球本身花太多能量在自轉上,導致飛行速度變慢和飛得過高,缺乏穿透力。這就是桿身的重要特性和使用者的關係。

不是用越強的碳布就比較好,因為強度太高,會完全沒有彈性。所以都要搭配不同噸位數碳布的混用,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而高噸位碳布是桿身強度的特性。可以有效減低擊球倒旋量、側旋量、和提高球速等效果。這也是要提升桿身性能和穩定度,從材質下手最有效,但成本比較高。基本上,碳布強度在40噸或以上都是所謂高噸位碳布!而強度越高的碳布,運用上也比較有限。通常都是放在特定桿身部位,提升強度做用。而比較軟的碳布就放在需要受力彎曲的部位,產生彈性效果。

桿身特性/shaft profile是什麼?簡單來說,就算這款桿身設計的目的、功能、和材質等硬道理。當然也包含桿身是木桿、球道木、鐵桿身或推桿身等用途。瞭解桿身特性,才能知道如何去選擇你需要的桿身。比如你打球會右曲球,那要如何選擇適合的桿身來改善問題?這就是要瞭解桿身特性。打球會產生曲球來,是因為你的桿頭路徑問題,你的桿頭下桿移動到接觸球之前、之後的移動都不是在一條方正線上。而你要如何曲修正這個問題?就需要使用桿頭也要是桿面開或關設定,同時桿身的抗側旋能力要好,才能把曲球的幅度給減低。

對於重量,不見得網站上會有,有些會標示出“桿頭重量”,但不見得是桿子的總長。但有總比沒有的好。如果你自己有稱重器,可以測量每一支球桿的總重。這樣你可以知道目前這個桿子重量,對於你使用上有沒有問題或難度?簡單來說,桿子重量重,對於使用會比較吃力。揮桿速度會變慢。下場擊球的穩定性,會經過一定的使用次數而變差。桿子比較輕,雖然速度可以提升,但你無法控制桿頭的移動路徑,而影響擊球精準度。所以什麼是對你最好的桿子重量?這需要去嘗試不同的重量,才能瞭解。

你不管是訂製,還是買現成的球桿都一定有規格。所以這就是你可以紀錄建檔的基本資料。如果你的技師沒有給你,你必須要跟他要。而市售球桿也可以從官方網站上瞭解,球具規格。這絕對是你可以著手做的事。而紀錄球具基本資料,就需要從球桿的基本數據開始,比如,角度,長度,揮桿重量和重量等。這些資料都是可以從網站上面取得。有這些資料,你才能知道,為什麼你打出去的球會有什麼結果。當你和技師或小弟討論時,才能對你的工具有一個瞭解。

很多時候,一些產品有明確特性,比如高容錯、好控制、易打高,相對在桿子上的設定,就可以更配合使用者,比如長度設定短一些,桿子重量輕一些,桿身的彈性好一些等。這都是在現代化的球桿可以看到的特性和設定。所以選產品不是最新、最貴就是好。要深入瞭解產品特性和優缺點,才能選到適合的工具。

球桿功能變多,長度越長、對於使用要求和技術能力就越大。但如果你知道然後利用這些科技和材質的優勢,自然可以讓你打起球來更容易和簡單。而這樣的產品無法在一般的球具店裡找到和取得。因為這需要專業球具和揮桿專業才能做到。所以不只要提升球桿和設定規格,來讓你用的順和用的好,同時還要提升自己本身的身體條件和質量。也就是要練身體。雖然有些球桿做的和設定比較輕,但這不代表你不需要練身體來發揮球桿。多數球友都讓認為練球就是練身體。

不同的桿頭和桿身材質也會得到不同的推擊結果。所以說,果嶺判別的基礎,是建立在對的桿子和對自己推法的熟練程度。不是我知道地形、草紋、和控制力道就可以順利推進。另外地形,從“低到高的觀察”很重要。這才能讓你瞭解果嶺起伏的幅度。如果從高到低的觀察和視野,你無法判別地形高度的差異。